成语拼音: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
成语解释:觅:寻找。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常与“得来全不费工夫”连用
繁体字形:踏破鐵鞵無覓處
英文翻译:No place to find
踏:[tà]1.踩:不要踏坏庄稼。脚踏实地。2.到现场去:踏看。踏勘。[tā]〔踏实〕同“塌实”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铁:1.金属元素,符号Fe(ferrum)。银白色,质硬,延展性强,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广。2.指刀枪等:手无寸铁。动铁为凶。3.形容坚硬;坚强;牢固:铁拳。铁汉子。铁饭碗。他俩关系很铁。4.形容强暴或精锐:铁蹄。铁骑。5.形容确定不移:铁定。铁的事实。铁案。6.形容表情严肃: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7.姓。
鞋:穿在脚上,走路时着地的东西,没有高筒。有草制、布制、皮制、塑料制等多种。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觅:找。寻求:觅食。觅路。
处:[chǔ]1.居住:穴居野处。2.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处得来。处不来。他的脾气好,挺容易处。3.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地处闹市。处变不惊。设身处地。我们工厂正处在发展、完善的阶段。4.处置;办理:论处。处理。5.处罚:处治。惩处。处以徒刑。6.姓。[chù]1.地方:住处。心灵深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机关:科研处。总务处。办事处。联络处。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翻遍家里每个角落都找不到钥匙,结果它却静静躺在昨天穿过的外套口袋里;或者为了某个工作难题绞尽脑汁,却在洗澡时突然灵光乍现?这种“拼命找却找不到,不找时反而出现”的状态,正是成语“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生动写照。
为什么有时候越努力越找不到答案?去年帮朋友策划求婚仪式时,我们跑遍全城都没找到合适的场地。就在准备放弃时,却在常去的咖啡馆后巷发现了被绿植覆盖的玻璃花房。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当思维钻进死胡同,暂时抽离反而能打开新视角。就像登山者执着于某条路线,却忽略了转角处的捷径。
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格外有启示意义。有次看到程序员同事为调试代码三天没合眼,后来在茶水间吃饼干时突然找到了BUG根源。这让我想到:大脑在紧绷状态下就像被攥紧的拳头,松开反而能抓住更多可能性。现在遇到卡壳的情况,我会主动切换环境,比如去喂流浪猫或者整理书架,常常收获意外灵感。
生活中最动人的发现往往来自偶然。记得在京都旅行时,跟着导航怎么也找不到那家网红茶寮,却在迷路时邂逅了藏在竹林里的百年老茶馆。木门吱呀作响的声音、茶碗里蒸腾的热气,比计划中的目的地更让人难忘。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否过于迷信“努力必有回报”,而忽视了命运馈赠的惊喜?
有个有趣的观察:焦虑时代里,这个成语正在被赋予新内涵。朋友的公司最近推行“强制放空时间”,要求员工每天必须有半小时完全不看屏幕。结果创意提案数量反而增加了30%。就像揉面团需要醒面时间,思维也需要留白才能发酵。或许我们应该学会在“铁鞋踏破”和“信步由缰”之间找到平衡点。
下次当你为某个目标焦头烂额时,不妨试试“战略性暂停”。泡杯茶看看窗外流动的云,或者给绿植换个盆。那些曾在铁鞋下躲藏的答案,说不定正在某个放松的瞬间,等着与你温柔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