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ǎo jǔ xún xīng
成语解释:同“蹈矩循规”。
成语出处:明·宋濂《佛慧圆明无边广照普利大禅师塔铭》:“七岁即就外傅,诸书经目辄成诵,出入蹈矩循彟,有若成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蹈榘循循
英文翻译:Follow the rules
蹈:1.践踏;踩:赴汤蹈火。重蹈覆辙。循规蹈矩。2.跳动:舞蹈。手舞足蹈。
矩:1.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矩尺。2.法则;规矩:循规蹈矩。
循:遵守;依照;沿袭:遵循。因循。循例。循规蹈矩。
彟:1.尺度。2.用秤称(今口语说yāo,写作“约”)。
“蹈矩循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很好理解。它指的是严格遵循规则和标准,就像沿着画好的线走路一样。比如,一位新手会计刚入职时,每天核对三遍票据,严格按照财务手册操作,哪怕同事说“差不多就行”,她依然坚持流程。这种态度既保证了工作准确性,也帮她快速建立了职业信誉。
有人可能会问:死守规矩会不会限制创造力?其实关键在于分场景。建造桥梁时必须遵循力学标准,这里“蹈矩循彟”能避免灾难;而设计广告创意时,就需要跳出框架思考。就像厨师学做菜——先严格按照菜谱掌握火候和配比,成为大师后才敢创新改良。
我观察到,现代职场中很多人把“变通”当成万能解药,却忽视了规则背后的智慧。去年我们团队接手的项目里,有个工程师私自简化测试流程,结果导致产品批量返工。这让我更坚信:真正的专业不是打破规则,而是理解规则存在的意义。
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平衡点。比如家庭教育中,要求孩子每天完成作业是“蹈矩”,而允许他们自主安排完成顺序就是“循彟之外的灵活”。这种结合既培养责任感,又保护了自主性。就像公园里铺设的步行道——沿着走不会踩坏花草,但每隔百米就有通向草坪的岔路,兼顾了秩序与自由。
技术领域的发展史其实在不断印证这个道理。早期的程序员必须逐行编写机器语言,随着高级语言出现,开发者既能享受封装好的规则框架,又能在其上构建天马行空的应用。这或许揭示了文明进步的真相:框架不是牢笼,而是能让我们站得更高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