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ǎo guī xún jǔ
成语解释:同“蹈矩循规”。
成语出处:明·徐霖《绣襦记·伪儒乐聘》:“空穷读数行书,蹈规循矩没是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蹈規循榘
英文翻译:Follow the rules
蹈:1.践踏;踩:赴汤蹈火。重蹈覆辙。循规蹈矩。2.跳动:舞蹈。手舞足蹈。
规:1.画圆形的工具:圆规。两脚规。2.规则;成例:校规。革除陋规。3.劝告:规劝。规勉。4.谋划;打主意:规划。规定。5.姓。
循:遵守;依照;沿袭:遵循。因循。循例。循规蹈矩。
矩:1.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矩尺。2.法则;规矩:循规蹈矩。
哎哟,说到“蹈规循矩”这成语,不少人可能觉得有点文绉绉的。说白了,它就是形容做事一板一眼,完全按照规矩来。比如有人问:“小王写代码为啥总被夸?”答案可能就是:“因为他蹈规循矩,注释写得清清楚楚,代码格式像教科书一样工整!”你瞅瞅,这不就是典型的“照章办事”嘛!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啥要“蹈规循矩”呢?难道死守规矩就是万能的?举个例子,老张在单位干了二十年,每天掐点打卡、按流程交报告,结果升职机会总轮不到他。这时候可能有人会嘀咕:“光会蹈规循矩,不会灵活变通,是不是反而成了绊脚石?”你看,规矩虽然重要,但盲目遵守也可能让人错失机会。
再举个学生党的例子。小李考试时非要把选择题答案按顺序填到答题卡上,结果漏涂一题,后面全错位了。老师气得直拍桌子:“这娃子倒是蹈规循矩得很,可脑子咋就不知道拐个弯儿?”这例子活生生说明,有时候太执着于形式,反而可能闹出笑话。
其实我个人觉得吧,“蹈规循矩”就像炒菜放盐——适量能提鲜,过量就齁嗓子。工作中按流程走能避免出错,但遇到突发状况还得学会“跳步骤”。比如上周我们项目组遇到技术难题,要是死守流程等审批,项目早黄了。幸亏组长当机立断绕开流程,这才力挽狂澜。
最后提一嘴,成语背后往往藏着老祖宗的智慧。就像“水至清则无鱼”,规矩太死板也会限制创造力。所以咱们既要学会在框架里跳舞,也要记得偶尔探出头看看外面的世界。毕竟人生这场大戏,光会按剧本念台词可不够精彩,时不时来点即兴发挥才有看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