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èng bèng tiào tiào
成语解释:精力充沛的充满活力的样子
成语出处:老舍《正红旗下》:“大黄狗马上活跃起来,蹦蹦跳跳地跑前跑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定语;多用于小孩等
繁体字形:蹦蹦跳跳
英文翻译:Bouncing and jumping
蹦:跳:欢蹦乱跳。皮球一拍蹦得老高。他蹲下身子,用力一蹦,就蹦了两米多远。他嘴里不时蹦出一些新词儿来。
蹦:跳:欢蹦乱跳。皮球一拍蹦得老高。他蹲下身子,用力一蹦,就蹦了两米多远。他嘴里不时蹦出一些新词儿来。
跳:[tiào]1.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跃。跳水。跳荡。跳跶。跳高。跳远。跳舞。弹(tán)跳。暴跳如雷。跳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2.越过:跳班。跳棋。跳槽。3.一起一伏地动:心跳。眼跳。心惊肉跳。[táo]古同“逃”。
跳:[tiào]1.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跃。跳水。跳荡。跳跶。跳高。跳远。跳舞。弹(tán)跳。暴跳如雷。跳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2.越过:跳班。跳棋。跳槽。3.一起一伏地动:心跳。眼跳。心惊肉跳。[táo]古同“逃”。
大伙儿有没有注意过,生活中的“蹦蹦跳跳”可不止是动作描写哦!比如小朋友放学回家,书包一甩就“活蹦乱跳”地冲进厨房找零食——这成语啊,既形容身体灵活,又自带一股子欢脱劲儿。你懂的,这种画面感一出来,立马让人觉得生活都明亮了!
等等,这词儿只能用在小孩身上吗?当然不是!隔壁王大爷养的小土狗,见人就“蹦跶得跟弹簧似的”,这不就是“欢蹦乱跳”的绝佳例子嘛!所以说啊,不管是人是动物,只要带着那股子生机勃勃的劲头,都能用这些词来形容。说白了,这就是咱们中文里“动态拟人化”的巧妙用法!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啥大伙儿对“蹦蹦跳跳”的成语这么有共鸣?我琢磨着,可能跟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有关系。你看地铁里挤成沙丁鱼罐头的打工人,和公园里晨练大爷的“健步如飞”,对比不要太明显!所以啊,这些成语更像是对健康活力状态的向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就拿最近流行的广场舞来说,阿姨们随着音乐“手舞足蹈”的样子,跟“蹦蹦跳跳”其实异曲同工。虽然字面意思不同,但那份乐在其中的精气神儿完全相通。依我看呐,这些成语就像生活里的充电宝,用简单的动作描绘传递出满满正能量。
下次遇到烦心事不妨试试——站起来蹦跶两下,保准比喝十碗鸡汤都管用!毕竟从古至今,“动起来”都是对抗emo的最佳方案。就像老话说的:树挪死人挪活,蹦蹦跳跳解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