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ún
  • biǎn
  • zhuó
  • lú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ún biǎn zhuó lún

成语解释: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精湛的技艺

繁体字形:輪扁斫輪

英文翻译:consummate skills

轮扁斫轮的意思

轮:1.轮子:车轮。齿轮儿。三轮摩托车。历史的巨轮。2.形状像轮子的东西:日轮。月轮。年轮。耳轮。3.轮船:江轮。油轮。轮渡。轮埠。4.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做事):轮换。轮班。轮值。轮训。一个人轮一天。你快准备好,马上轮到你了。5.a)多用于红日、明月等:一轮红日。一轮明月。b)(轮儿)用于循环的事物或动作:头轮影院。我大哥也属马,比我大一轮(即大十二岁)。篮球冠军赛已经打了一轮儿。

扁:[biǎn]物体宽平而较薄:扁平。扁圆。[piān]小:扁舟(小船)。

斫:用刀斧砍。

轮:1.轮子:车轮。齿轮儿。三轮摩托车。历史的巨轮。2.形状像轮子的东西:日轮。月轮。年轮。耳轮。3.轮船:江轮。油轮。轮渡。轮埠。4.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做事):轮换。轮班。轮值。轮训。一个人轮一天。你快准备好,马上轮到你了。5.a)多用于红日、明月等:一轮红日。一轮明月。b)(轮儿)用于循环的事物或动作:头轮影院。我大哥也属马,比我大一轮(即大十二岁)。篮球冠军赛已经打了一轮儿。

成语评论

轮扁斫轮”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背后其实藏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故事出自《庄子》,说的是一个叫轮扁的木匠,专门做车轮。他干了一辈子这活儿,手艺炉火纯青,但有一天突然感叹:“我这点本事,连亲儿子都教不会!”为什么经验丰富的老手艺人,反而觉得教人这么难呢?

举个例子,你学骑自行车时,别人告诉你“保持平衡”,但真正能骑稳的那一刻,是不是突然自己“悟”出来的?轮扁的问题就在这里:手上功夫的微妙之处,比如用斧头的力度、木料纹理的判断,靠语言根本说不透。就像你没法用文字教会别人“怎么呼吸”一样,这些经验必须靠反复练习才能“长”在身上。

有人可能会问:“那现代人还要老师傅带徒弟吗?”其实现在很多领域依然适用这个道理。比如医院里,资深医生看CT片的直觉判断,程序员调试代码的“第六感”,甚至妈妈炒菜时对火候的掌控,都不是看说明书能学会的。但反过来说,现在有视频教学、VR模拟,是不是能突破这种限制?这就要看具体场景了——有些肌肉记忆类的技能,依然得靠“手把手”的积累。

我个人觉得,轮扁的故事其实在提醒我们:别太迷信“速成秘籍”。就像健身房里总有人问“哪个动作最减肥”,但真正有效的人,都是那些默默坚持每天训练的家伙。知识和技能之间隔着一条叫“实践”的河,再好的理论也只是渡船,最终还得自己游过去。

下次遇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情况,不妨想想轮扁的斧头。别急着怪自己笨,可能是方法没“浸”到骨子里。试着把大目标拆成小动作,像匠人打磨榫卯一样,每个细节反复推敲。时间久了,说不定哪天突然就“开窍”了——这种顿悟的快乐,不正是学习的魅力所在吗?

"轮扁斫轮"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