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kǒu
  • qīng
  • sh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kǒu qīng shé

成语解释:见“轻嘴薄舌”。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你不理他便罢,不要十分轻口轻舌的冲撞他。”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说话轻佻

繁体字形:輕口輕舌

英文翻译:Speak softly

轻口轻舌的意思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同事小王在茶水间随口说了句“这方案真没创意”,结果第二天整个部门都在传“小王说项目组水平不行”。这种不加思考就脱口而出的评价,正是“轻口轻舌”的典型写照。

究竟什么是轻口轻舌?简单来说,就是说话像羽毛般轻飘飘的,既不经大脑过滤,也不考虑可能引发的后果。比如刚入职的新人小张,看到主管的新发型马上接话:“您这发型显脸大”,说完才意识到会议室突然安静——这就是典型的轻口轻舌

为什么人们容易犯这个毛病?现代人每天要说7000多句话,相当于每分钟蹦出4-5个句子。在这样高频的语言输出中,难免会出现“语言自动驾驶”状态。就像在家庭群聊里,表弟看见大姨发的旅游照,不过脑子就评论:“这景点十年前就过时了”,结果引发长辈们的不快。

轻口轻舌会带来哪些实际影响?去年某科技公司的股价波动事件就是典型案例。市场部负责人在行业论坛上随口说了句“公司正在考虑业务重组”,这句话被媒体放大报道后,直接导致当日股价暴跌7%。这提醒我们,职场中的每句话都可能成为蝴蝶效应的起点。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这种情况?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开口前先做三次深呼吸。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实则能在大脑里建立“语言安检通道”。就像程序员小李,现在每次想吐槽同事代码时,都会先打开手机备忘录写下来,过半小时再决定要不要说出口。

从个人经验来看,轻口轻舌的问题在即时通讯时代尤为突出。我们习惯了秒回消息,却忽视了文字背后的重量。上周帮朋友调解矛盾时就发现,80%的误会都源于群聊中不假思索的回复。或许,学会给自己的言语系上安全带,才是现代人急需掌握的沟通技能。

改变可以从细微处开始。下次准备评价别人的穿搭时,试着把“这颜色真土”换成“这个配色挺特别的”;想吐槽餐厅菜品时,把“难吃死了”换成“可能不太合我口味”。语言的温度,往往就藏在这些用词的选择里。

说话之道如同烹饪,火候掌握得当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当我们开始重视言语的分量,就会发现沟通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交换,而是搭建理解桥梁的艺术。毕竟,真诚的建议永远比随意的评价更有建设性,就像精心熬制的老火靓汤,总比快餐更能滋养人心。

"轻口轻舌"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