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qiāo
  • hu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qiāo huǎn jī

成语解释:比喻婉转地表达意思和说明问题。

成语出处:清·陶贞怀《天雨花》第21回:“且待四个宫人到,轻敲缓击试他们。”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用于说话

繁体字形:輕敲緩撃

英文翻译:To strike lightly

轻敲缓击的意思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敲:1.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敲门。敲锣打鼓。2.敲竹杠;敲诈:有的商人一听顾客是外乡口音,往往就要敲一下子。

缓:1.迟;慢:迟缓。缓步。缓不济急。2.延缓;推迟:缓办。缓期。这事缓几天再说。3.缓和;不紧张:缓冲。缓急。4.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昏过去又缓过来。蔫了的花,浇上水又缓过来了。

击:1.打;敲:击鼓。旁敲侧击。2.攻打:袭击。声东击西。3.碰:撞击。肩摩毂(gǔ)击。4.接触:目击。

成语评论

轻敲缓击”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物理动作,但它实际描述的是一种“委婉表达”的智慧。比如孩子考试失利,家长如果直接批评“你怎么这么笨”,可能会打击信心;但如果换成“这次题目确实难,我们一起看看哪里能改进”,效果就完全不同。这种方式既传递了关心,又留出了改进空间。

有人可能会问:“直接点明问题不是更高效吗?”其实不然。举个例子,同事的方案有明显漏洞,直接说“这计划根本行不通”容易引发对立;而用“这个方向很有趣,如果加入数据支撑会不会更完善?”既点出问题,又保留了合作氛围。尤其在意见分歧时,“轻敲缓击”能绕开情绪防御,让建议真正被听见。

我个人观察到,这种沟通方式在现代职场尤为重要。当团队需要跨部门协作时,一句“市场部的数据维度是否需要和我们的技术框架对齐?”比“你们数据统计方式有问题”更容易推动实际改进。就像用木槌调整齿轮位置,看似力度小,实则能精准调节整个系统的运转。

需要警惕的是,“轻敲缓击”不等于模棱两可。它更像外科手术刀——切口小但目标明确。比如谈判中回应不合理报价,可以说“这个价格基准是否符合行业最新趋势?”既暗示对方信息滞后,又给出重新思考的台阶。关键在保持核心诉求的同时,用提问替代断言,用可能性替代否定。

掌握这种语言艺术需要练习。下次遇到需要纠正他人时,试着把“你错了”替换成“如果是……的情况,你觉得会怎样?”就像在结冰的湖面轻轻敲出裂缝,看似轻柔的力量,反而能让真相的湖水自然流淌出来。

"轻敲缓击"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