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í fù jū pín
成语解释: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辭富居貧
英文翻译:decline riches and prefer poverty
辞: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富:1.财产多(跟“贫、穷”相对):富裕。富有。富户。农村富了。2.使变富:富国强兵。富民政策。3.资源;财产:富源。财富。4.丰富;多:富饶。富于养分。5.姓。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哎,说到“辞富居贫”这个成语,你第一反应是不是觉得有点矛盾?“有钱不要,非要过苦日子?”其实这个成语的核心,可不是让人去当苦行僧,而是强调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不贪图富贵,甘愿过清贫但心安理得的日子。咱们先看个例子:古代有个县令叫张仲景,放着京城的肥差不要,非要回乡当郎中给穷人看病。别人说他傻,他却说:“治病救人能让我睡踏实,比金山银山强!”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放到现在还有意义吗?嘿,还真别说!你看现在有些人明明能拿高薪,却选择做公益律师、乡村教师,这不就是现代版的“辞富居贫”吗?说白了,这背后藏着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就像我认识的一位程序员朋友,辞掉大厂工作跑去山区教编程,他说:“代码能改变命运,但教会孩子写代码能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不过有个误区要提醒:“辞富”不等于“仇富”。就像咱们吃火锅,有人爱麻辣锅,有人就喜欢清汤锅,关键是知道自己要什么。我二舅当年放弃升职机会回老家种有机蔬菜,现在带着全村搞电商,你说他穷吗?人家账上流水可比城里打工多,但更重要的是活得自在。
其实啊,这个成语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主动选择权”。就像玩剧本杀,有人抢着当富豪角色,也有人觉得平民线更有意思。现代社会最难得的,不就是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活吗?不过话又说回来,清贫不等于潦倒,重点在于内心丰盈。就像我家楼下修鞋的老王,每天哼着小曲儿修鞋,比某些开着豪车却焦虑失眠的老板快活多了。
说到底,“辞富居贫”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GPS导航。它提醒我们:别被物质绑架,也别被清高困住,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才最重要。下次看到有人做出看似“反常”的选择时,别急着评价,说不定人家心里正偷着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