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àn
  • k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iàn kǒu lì cí

成语解释: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

成语出处:汉 班昭《女诫》:“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能言善辩

繁体字形:辯口利辭

英文翻译:Eloquence

辩口利辞的意思

辩:争论;说明是非、真假:能言善辩。不容分辩。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辞: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成语评论

嘿,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聊聊“辩口利辞”这个成语,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形容一个人口齿伶俐、反应快,能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比如最近看辩论赛,有位选手一开口就金句频出,对方抛问题他立马接招,这可不就是活脱脱的“辩口利辞”吗?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只能在正式场合用吗?不见得!比如菜市场里,王阿姨砍价时逻辑清晰、语速飞快,硬是把萝卜价从三块五压到两块八,周围人听了直呼:“您这嘴皮子,真够辩口利辞的!”你看,日常生活里照样能用得风生水起。

不过有人会问,能说会道就等于强词夺理吗?这里头可有讲究。上个月小区物业会上,李叔提绿化方案时,既摆数据又讲案例,把反对的邻居说得心服口服。这种既讲道理又有风度的表达,才是“辩口利辞”的正向打开方式嘛!

要我说啊,现在短视频时代更需要这种能力。前两天刷到个科普博主,三句话就把量子力学讲得连我奶奶都能听懂,评论区都在夸他“嘴比脑子快”。但咱们也得注意,别光顾着耍嘴皮子,内容扎实才是硬道理,您说对吧?

最后提个醒儿,用好“辩口利辞”就像炒菜放盐——适量提鲜,过量齁人。见过太多人把讨论变抬杠,那可真就背离这成语的本意了。下次遇到需要说服别人的场合,不妨试试先倾听再表达,保准效果翻倍!

"辩口利辞"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