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ò
  • shí
  • h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ò shí huò

成语解释:指已经流行过的东西

成语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7章:“你领这么多过时货,卖给谁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流行的东西

繁体字形:過時貨

英文翻译:Out of date goods

过时货的意思

过:[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货:1.货币;钱:通货。2.货物;商品:百货。南货。订货。销货。货真价实。奇货可居。商店来了一批货。3.指人(骂人的话):笨货。蠢货。好吃懒做的货。4.出卖:货卖。5.姓。

成语评论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像旧款手机一样,明明功能还在,却总被贴上「过时货」的标签。比如「明日黄花」这个成语,原指重阳节后的菊花,现在常用来形容过时的新闻或事物。有人问:为什么黄花会变成过时代名词?其实就像超市里的中秋月饼,节后打折也少人问津,时间点过了,价值自然大打折扣。

另一个生动的例子是「陈词滥调」。亲戚聚餐时三姑六婆的催婚语录,职场里重复了十年的PPT模板,这些「老配方」为什么让人耳朵生茧?有位设计师朋友说得妙:「创新就像炒菜,总用同款酱油,食客早晚会腻。」这让我想到,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新旧,而在是否持续带来惊喜。

有个有趣现象:农村老宅拆下的雕花木窗,在古董市场能卖出高价。这引出一个问题:过时货真的一文不值吗?「敝帚自珍」这个成语给出了答案——奶奶总舍不得扔的补丁围裙,藏着岁月缝补的温度。去年帮长辈整理旧物时,在铁皮盒里发现粮票,这些计划经济产物成了鲜活的历史教材。

科技领域有个反常识案例:黑胶唱片在流媒体时代逆势翻红。这让我想起「老树新花」的智慧,就像竹编工艺遇上现代家居设计,传统与时尚碰撞出别样火花。有次在创意市集看到用废旧电话亭改造成的书报亭,突然明白:所谓过时,可能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最近读到本讲字体设计的书,提到「宋体字在电子屏时代的适应性调整」,这恰好印证了「推陈出新」的生命力。就像老家菜市场的二维码收银牌,笨拙却充满生机地衔接了两个时代。或许我们应该像升级手机系统那样,给旧事物来次温柔的系统更新。

看着地铁里年轻人戴着无线耳机听戏曲选段,忽然觉得时间是个有趣的过滤器。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事物,总能在时代浪潮里找到自己的锚点。就像方言逐渐消失时,短视频平台却让地方俚语有了新舞台,过时与流行之间,有时只隔着一次创意的转身。

过时货的造句

  1. 造句 时刻牢记,有人正在某地制造会使你的产品成为过时货的产品。
  2. 造句 时刻牢记,有人正在某地制造着会使你的产品成为过时货的产品。
  3. 造句 买鞋:打折的都是过时货,不好看。拿几双新款的让我试试。
  4. 造句 认为男人干的活女人干不,这种观念早就成为过时货了.
  5. 造句 事实上,它们常常充当的是语言上的化石记录,保存着那些很早前就已经变成僵化的过时货的对象与行为。

"过时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