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n xiāng qíng qiè
成语解释: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成语出处:唐·宋之问《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近鄉情怯
英文翻译:compilcated
近:1.空间或时间距离短(跟“远”相对):近郊。近日。近百年史。靠近。附近。歌声由远而近。现在离国庆节很近了。2.接近:平易近人。年近三十。两人年龄相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亲密;关系密切:亲近。近亲。两家的关系很近。4.姓。
乡:1.农村。与“城”相对:上山下乡。城乡交流。2.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乡。故乡。3.本地的:乡土。4.行政区划单位。在县之下。5.古又同“向往”的“向(xiàng)”。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怯:1.胆小;害怕:胆怯。怯场。2.北京人贬称外地方音(指北方各省):他说话有点儿怯。3.不大方,不合时;俗气:这两种颜色配起来显得怯。4.缺乏知识;外行:露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离家只剩最后半小时车程,手心却开始冒汗,胃里像塞了团棉花?老张在深圳打拼十年,每次春节回家前都会在高铁站来回踱步。"小区门口那棵桂花树还在吗?邻居王婶的关节炎好点没?"这些细碎的问题总在他脑子里打转,就像即将打开存了旧照片的铁盒,既期待又怕灰尘迷了眼。
为什么越靠近家乡越心慌?这种情绪就像拆快递时的矛盾心理——既想立刻看到期待已久的礼物,又担心实物与想象不符。心理学教授李敏的研究显示,78%的异地工作者存在"情感时差",我们记忆中的故乡永远定格在离家的瞬间,而现实中的家乡却在持续生长变化。
表妹去年从加拿大留学回来,飞机降落前偷偷抹了三次眼泪。"怕听到发小都当了爸妈,怕看见老街变了模样,更怕自己不再是街坊眼里那个'有出息的孩子'。"她的行李箱里装着给每个人的礼物,也塞满了对自我认知的不安。这种忐忑其实像拆盲盒,未知里藏着惊喜的可能。
我有个做民宿的朋友另辟蹊径,他把返乡焦虑变成了创业灵感。在自家老宅开书屋时,最初也担心被说"瞎折腾",结果意外发现村里留守儿童特别需要阅读空间。现在他的"归巢书屋"成了县里的文化地标,证明了乡愁也能转化成创造力的催化剂。
上次遇到初中同学大军,他坦白创业失败后躲着乡亲走。直到有天在菜市场被卖菜的张叔拉住:"小伙子,摔跤怕啥?记得你小时候学骑车,摔了八回不照样学会?"这话让他豁然开朗。有时候我们以为的"丢脸",在乡亲们看来不过是成长必经的踉跄。
带着褶皱的乡愁其实是最温暖的衣裳。下次当你站在村口踌躇时,不妨把心跳加速当作故乡的心跳共鸣。那些你以为过不去的坎,可能转身就会遇见拿着竹蜻蜓等你比赛的发小,或者闻到厨房飘来的,妈妈特制的醪糟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