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n huǒ xiān jiāo
成语解释: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9回:“常言道:‘近火先焦’。伯伯便替我们吃官司坐牢,那时又没人送饭来救你。”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比喻跟祸事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繁体字形:近火先焦
英文翻译:the nearest to the flames is the first burned
近:1.空间或时间距离短(跟“远”相对):近郊。近日。近百年史。靠近。附近。歌声由远而近。现在离国庆节很近了。2.接近:平易近人。年近三十。两人年龄相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亲密;关系密切:亲近。近亲。两家的关系很近。4.姓。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先:1.时间或次序在前的(跟“后”相对):先进。先例。事先。领先。争先恐后。有言在先。2.表示某一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前:他比我先到。我先说几句。3.暂时: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以后再考虑。4.祖先;上代:先人。5.尊称死去的人:先父。先烈。先哲。6.先前:小王的技术比先强多了。你先怎么不告诉我?7.姓。
焦:1.火候过大或火力过猛,使东西变硬变脆或烧成炭样:烤得又焦又脆。衣服烧焦了。2.由于缺少水分,变得干枯、干燥:焦渴。唇焦舌燥。3.着急:心焦。焦急。4.指焦炭:炼焦。5.焦耳的简称。
你听过“近火先焦”这个成语吗?它就像烧烤时离炭火最近的肉串总是最先烤糊,比喻离危险源最近的人或物会最先受到损害。比如最近朋友公司裁员,他感叹:“我们部门离总部最近,政策变动总是第一个波及,真是近火先焦啊。”
这时候可能会问:为什么靠近危险的事物总会首当其冲?其实这和自然界的热传导规律很像——距离热源越近,能量传递越直接。就像森林大火中,紧邻火线的树木必然最先燃烧。这种物理规律投射到人类社会,就形成了“位置决定风险”的生存法则。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门口的水果摊,城管巡查时总是最先被注意到;班级里坐讲台边的学生,老师抽查背诵也常被优先点名。这些日常场景都在印证着“近火先焦”的智慧:关键位置既带来便利,也暗藏风险。
不过我发现,这个成语其实在提醒我们关注“风险距离”。就像台风天住海景房虽然视野好,但风暴潮来袭时也最危险。这让我想到现代职场中的“透明办公室”——离领导工位最近的员工,既容易获得机会,也更容易被细节管理。这种微妙的平衡,正是成语蕴含的生活哲学。
有个有趣的现象:当人们意识到“近火先焦”规律后,往往会产生两种反应。有人选择主动远离风险区,就像把帐篷搭在离篝火三米外;也有人利用这个规律,像消防员穿着隔热服靠近火源。这说明对“距离与风险”的认知,最终取决于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
最近帮亲戚装修时,我特意建议把电路总闸装在玄关而不是厨房。这个决定正是受“近火先焦”启发——虽然厨房用电最多,但让总控开关远离明火区域,反而能在事故发生时争取更多处置时间。你看,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就这样产生了奇妙共鸣。
理解了这个成语,下次看到路边摊主和城管“打游击”,或是同事主动申请调换工位,或许就能会心一笑。生活中没有绝对安全的位置,但了解风险传导的规律,至少能让我们在火苗窜起时,记得先抢救离炭盆最近的那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