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án
  • shān
  • pái
  • h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án shān pái hǎi

成语解释:形容数量多、规模大。

成语出处:清·柯悟迟《漏网喁鱼集·咸丰六年》:“初八日,得大雨四五寸,河水深一尺,蝗仍连山排海而来,不知内地受伤否?”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連山排海

英文翻译:A sea of mountains

连山排海的意思

连:1.连接:心连心。骨肉相连。天连水,水连天。藕断丝连。这两句话连不起来。2.连续;接续:连演一个多月。连打几枪。3.包括在内:连我三个人。连皮三十斤。连根拔。4.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营,下辖若干排。5.姓。6.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连爷爷都笑了。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连下棋也不会。连一天都没休息。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排:[pái]1.一个挨一个地按着次序摆:排队。排字。把椅子排成一行。2.排成的行列:他坐在后排。3.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连,下辖若干班。4.指排球运动:排坛。中国女排。5.用于成行列的东西:一排子弹。一排椅子。上下两排牙齿。6.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平排地连在一起做成。7.指扎(zā)成排的竹子或木头,便于放在水里运走。8.一种西式食品,用大而厚的肉片煎成:牛排。猪排。9.排演:彩排。这是一出新排的京剧。10.推;推开:排闼(tà)直入。排门而出。[pǎi]用楦子填紧或撑大新鞋的中空部分使合于某种形状:把这双鞋排一排。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成语评论

连山排海”这个词,乍一听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招式名,其实是形容事物数量多到像连绵的山、成排的海浪一样压过来。比如商场周年庆当天,打折货架前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促销员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这场面真叫“连山排海的人潮涌进了百货大楼”。

问题一:这个成语只能形容人多吗? 其实不然。上周我去参加科技展,展台上各种智能设备密密麻麻铺满三层展柜,无人机、机器人、全息投影仪层层叠叠堆成小山,当时我脱口而出:“这简直是连山排海的科技新品啊!”——你看,只要东西又多又密集,都能用这个词。

记得去年台风过境时,我站在防波堤上看到海浪层层推进。前浪还没退尽,后浪又翻卷着白沫涌上来,像极了成语本意里的“排海”景象。这时候用“连山排海的巨浪拍打着礁石”,比单纯说“浪很大”更有画面冲击力。

问题二:现代人为什么还要用这种文绉绉的成语? 我发现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精准的成语越能四两拨千斤。上个月帮朋友修改创业计划书,原本写着“我们的用户数量增长很快”,我改成“用户呈连山排海之势增长”,投资人当场眼睛就亮了——七个字省下五百字解释图表的时间。

不过要提醒大家,别在菜市场用这个词。上次听见大爷抱怨:“连山排海的大白菜堆在门口”,摊主直接怼他:“您就说白菜太多挡道了呗!”可见语言环境很重要,接地气的场合还是说人话更实在。

我常想,这个诞生于农耕文明的成语,在数字时代反而焕发了新生。就像前些天打开短视频平台,瞬间弹出的消息红点从屏幕顶端瀑布般冲刷下来,这种“连山排海的信息流”,恰恰成了现代人最熟悉的日常景观。

春运时的火车站最能诠释这个成语的立体感。售票窗口前蜿蜒的队伍像起伏的山脉,候车厅里攒动的人头像翻滚的浪花,广播声、行李箱滚轮声、小孩哭闹声交织成声浪——这时候你才会真正理解,什么叫“连山排海的归家潮”。

"连山排海"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