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án
  • zhōu
  • x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án zhōu bǐ xiàn

成语解释:见“连州跨郡”。

成语出处:《陈书·高祖纪》:“自八纮九野,瓜剖豆分,窃帝偷王,连州比县。”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連州比縣

英文翻译:Bixian, Lianzhou

连州比县的意思

连:1.连接:心连心。骨肉相连。天连水,水连天。藕断丝连。这两句话连不起来。2.连续;接续:连演一个多月。连打几枪。3.包括在内:连我三个人。连皮三十斤。连根拔。4.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营,下辖若干排。5.姓。6.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连爷爷都笑了。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连下棋也不会。连一天都没休息。

州:1.旧时行政区划单位。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样的名称,如杭州、苏州。2.指少数民族的自治州。在省或自治区之下,县之上。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县:[xiàn]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xuán]古同“”。

成语评论

连州比县”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它其实源于古代行政区域的划分,字面意思是“连接州郡、比邻县镇”。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现代生活有什么关系?举个例子,某电商平台从一线城市起步,逐渐覆盖二三线城市,最后连偏远乡镇都能次日达——这种“由点及面”的发展模式,不就是当代版的“连州比县”吗?

有个读者曾问我:成语里的“连”和“比”有什么讲究?其实这正反映了古代交通不便时的特殊智慧。就像现在修建高铁,先打通省会间的干线(连州),再建设支线串联周边县城(比县),这种分层次的连接策略,两千年前的古人和现代规划者想到一块儿去了。

某次在山区考察时,我看到快递驿站建在村头老槐树下,村民拿着浙江产的炒锅和广东寄来的龙眼相视而笑。这种跨越地理界限的物质流通,让我突然理解了“连州比县”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地理连接,更是资源与机遇的共享网络。

有人觉得成语都是老古董,我倒觉得像“连州比县”这样的词汇特别鲜活。就像手机支付刚出现时,谁能想到某天西藏牧民和上海白领能用同一个二维码交易?这种打破地域隔阂的进步,本质上都在延续“连接与协作”的古老智慧。

下次看到跨省合作的经济区规划,或是全国连锁店的扩张地图,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联结不在于物理距离的远近,而在于能否建立互利共生的关系网。就像毛细血管般的乡村公路,虽然细小,却让整个国家的经济血脉畅通无阻。

"连州比县"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