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án dǐ qí xì
成语解释:连续攻击他谈话中的漏洞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对话、文章等
繁体字形:連抵其隙
英文翻译:Connect to its gap
连:1.连接:心连心。骨肉相连。天连水,水连天。藕断丝连。这两句话连不起来。2.连续;接续:连演一个多月。连打几枪。3.包括在内:连我三个人。连皮三十斤。连根拔。4.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营,下辖若干排。5.姓。6.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连爷爷都笑了。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连下棋也不会。连一天都没休息。
抵:1.支撑:抵住门别让风刮开。他用手抵着下巴颏儿。2.抵挡;抵抗:抵制。3.抵偿:抵命。4.抵押:用房屋做抵。5.抵消:收支相抵。6.相当;能代替:一个抵两个。7.抵达;到:平安抵京。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隙:1.缝隙;裂缝:墙隙。门隙。云隙。2.(地区、时间)空闲:隙地。空隙。农隙(农闲)。3.漏洞;机会:无隙可乘。4.(感情上的)裂痕:嫌隙。有隙。
今天咱们聊一个挺有意思的成语——"连抵其隙"。先抛个问题:这个像武侠招式的词儿到底怎么用?别急,咱们边看例子边拆解。
最近看公司部门开会,市场部的小张连着三次抓住财务数据里的漏洞发问:"您说推广费省了20%,那用户增长率怎么反而掉下来了?""上季度预算超支的部分现在补上了吗?""竞品最近在促销,咱们现金流扛得住吗?"这种持续针对薄弱点追问的做法,活脱脱就是"连抵其隙"的现实演绎。
可能有人要问:这和普通挑毛病有啥区别?关键在"连"字。就像打地鼠游戏,不是东敲一锤西敲一棒,而是看准洞口规律持续出击。比如辩论赛里,优秀辩手会先观察对方立论结构的承重墙在哪里,然后像定向爆破似的连续攻击同一个逻辑支点。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我邻居老王家孩子报志愿,老王连续三天问班主任:"去年这个专业就业率下降5%是什么原因?""您说实践课多,具体占总课时多少?""校企合作单位今年有新增吗?"这种有备而来的连环问,既获取了关键信息,又让建议方更严谨,比泛泛而谈有效十倍。
不过要提醒的是,用这招得掌握火候。去年有个实习生开会时逮着同事的方案连续挑刺,结果把讨论会变成了批斗会。所以关键在对事不对人,就像啄木鸟治病虫害,目标是找虫洞而不是把树啄倒。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精准的节奏感——既要保持攻势,又要留出对方解释空间,像打乒乓球似的你来我往才好看。
最后留个思考题:下次遇到需要深入探讨的情况,你是选择单刀直入还是迂回包抄?或许可以先观察局势,找到那个值得"连抵"的"隙",然后像针灸找穴位似的稳准发力。毕竟,有价值的讨论从来不是乱拳打死老师傅,而是有的放矢的智慧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