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ài
  • méi
  • j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ò zài méi jiān

成语解释:迫:紧迫;眉:眉毛。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8章:“因为他看见他的危险处境迫在眉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迫在眉尖

英文翻译:Forced on the brow

迫在眉尖的意思

迫:[pò]1.压制;硬逼:迫使。2.接近:迫近。3.急促:急迫。从容不迫。[pǎi]〔迫击炮〕一种火炮。用座钣承受后坐力,身管短,构造简单,重量较轻,初速小,主要用于高射界射击,射角通常在45˚以上,弹道弯曲,适用于射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和水平目标。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尖:1.末端细小;尖锐:把铅笔削尖了。尖下巴颏儿。2.声音高而细:尖声尖气。尖嗓子。3.(耳、目、鼻子)灵敏:眼尖。耳朵尖。他鼻子尖得很,有一点异味都闻得出。4.使嗓音高而细:她尖着嗓子喊。5.物体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头儿:笔尖儿。针尖儿。刀尖儿。塔尖。6.出类拔萃的人或物品:尖儿货。姐妹三个里头就数她是个尖儿。7.吝啬;抠门儿:这人可尖了,一点儿亏也不吃。8.尖刻:他嘴尖,说话不留情面。9.姓。

成语评论

迫在眉尖”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陌生?其实它可能是“迫在眉睫”的误写。这个成语原本描述的是危险或紧急情况已经逼近眼前,就像睫毛与眼睛的距离一样近。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会用“睫毛”来比喻紧急的事呢?

想象一个古代战场,士兵突然发现敌军的箭矢已经飞到睫毛前——这种画面感极强的场景,瞬间就能让人理解事情的紧迫性。比如“项目截止日迫在眉睫,整个团队都在加班加点”,这样的表达比单纯说“时间紧张”更有画面冲击力。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代人还适合用这个成语吗?在充斥着“Deadline”“倒计时”的今天,这个带着古典韵味的表达反而显得别具一格。上周我写方案时就用过这个成语:“客户的需求变更迫在眉睫,我们必须今晚拿出B计划”,既保留了文化韵味,又不失专业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自带“山雨欲来”的紧张感,但未必带有消极色彩。就像春天播种时节,老农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说:“大雨迫在眉睫,得赶紧播完最后两垄地”,这里的紧迫感反而透着对时机的精准把握。

有个有趣的发现:在压力倍增的现代社会,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其实在回升。当人们厌倦了“时间管理四象限”“优先级矩阵”这些术语时,一个传承千年的成语,反而能更直观地传达出那种火烧眉毛的焦灼感。这或许印证了语言发展中的循环现象——最古老的表达方式,有时恰恰最能击中现代人的共鸣点。

最后要提醒的是,使用这类成语时要避免“为用而用”。就像烹饪时撒胡椒粉,适量能提鲜,过量反而呛人。关键是要让语言的自然流动中,偶尔闪现这样的文化珠玉,既丰富表达层次,又不妨碍信息传达的清晰度。

"迫在眉尖"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