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ì ěr lì xíng
成语解释: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成语出处:《旧唐书·王晙传》:“臣蒙天泽,叨居重镇,逆耳利行,敢不尽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劝告等
繁体字形:逆耳利行
英文翻译:Go against one's ear
逆:1.方向相反。与“顺”相对:逆风。逆流。2.抵触;不顺从:逆耳。逆子。3.背叛;背叛者:叛逆。逆产。4.迎接:逆旅(旅馆)。5.事先:逆知。逆料。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逆耳利行”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听起来刺耳的话,反而能帮我们走得更远。比如同事对你说:“你这个方案逻辑有问题,得重做。”乍一听可能让人不服气,但如果冷静下来修改,结果往往比原来更好。
为什么忠言总让人不舒服?其实这和大脑的“防御机制”有关。当听到批评时,杏仁核会本能地触发抗拒情绪。就像健身教练指出动作错误时,我们第一反应可能是找借口,但调整后才发现确实能避免受伤。
职场中有哪些真实案例?新媒体运营小李曾被领导批评“文案太浮夸”,他憋着气把形容词都换成数据,结果点击率涨了3倍。这个转变的关键,在于把“被否定”的心态转成“找改进空间”的思维。
家庭教育怎么运用这个道理?我见过最智慧的家长,在孩子考试失利时说:“这次错题就是你的升级攻略。”既点出问题,又用游戏化表达化解抵触。三个月后孩子的数学成绩从70分冲到了85分。
信息爆炸时代,这个成语有什么新价值?现在算法推送的全是迎合我们喜好的内容,就像天天吃糖会蛀牙。主动关注几个“唱反调”的优质博主,反而能突破认知盲区。就像我最近关注的财经博主,总用数据戳破流行概念,虽然听着扎心,但确实避开了不少投资陷阱。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下次听到不同意见时,试试“暂停三秒呼吸法”。去年部门会议上,当实习生指出我的活动策划忽略残障群体,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压住反驳冲动,最后补充的无障碍通道设计,让整个项目获得政府点赞。
真正聪明的人,会把逆耳忠言当作免费的人生GPS。那些愿意冒着被讨厌的风险说真话的人,其实是给我们送成长礼包的隐形导师。下回再遇到刺耳建议,不妨先问自己:这个声音里,藏着什么我没看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