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ōng
  • rén
  • cá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ōng rén dá cái

成语解释:通人:学识渊博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知识渊博通达古今的人才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熟能注意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通人達才

英文翻译:To connect people and talents

通人达才的意思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达:1.通;到。例:四通八达。抵达。2.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达事理。3.达到;实现:目的已达。达成协议。4.告知;表达:转达。传达。5.指得到显要的地位:显达。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成语评论

"通人达才"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既懂得人情世故又具备专业才能的人。举个现实中的例子:社区医生王大夫不仅能用专业医术治疗高血压,还能记住每位老人的用药习惯,甚至主动帮独居患者联系家属。这种"医术+人情"的组合,让他成了社区最受欢迎的医生。

有人可能会问:"通人达才和单纯的技术专家有什么区别?"其实就像智能手机的硬件和软件,专业能力是硬件配置,人际理解力则是操作系统。某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小李,虽然编程能力不如工程师,但能准确理解用户需求和开发难度的平衡点,反而让团队效率提升30%。

在教育培训领域更能体现这个成语的价值。我认识的一位高中数学老师,除了解题技巧,更擅长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当发现尖子生因家庭变故成绩下滑时,她调整了教学方式,既保护学生自尊又维持了学习进度。这种能力很难用职称或论文来衡量,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学生的人生轨迹。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对通人达才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就像自动驾驶汽车既要精准的传感器,也需要人性化的交互设计。职场中那些既能做好报表又能协调部门关系的员工,往往比单方面突出者发展更快。毕竟解决问题就像拼图,专业知识是拼块,人际理解力才是找到正确位置的关键。

培养这种能力可以从小事做起:试着在专业讨论时多问"您怎么看",在技术汇报中加入生活化的比喻,或者主动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流程。就像学骑自行车,保持专业性和人情味的平衡需要持续练习,但一旦掌握就会成为职场中的"隐形加速器"。

"通人达才"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