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ōng
  • qián
  • chè
  • h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ōng qián chè hòu

成语解释:见“通前彻后”。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只要这等通前澈后一算,就知道这书不是脱岔露空了。”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通前澈后

英文翻译:Before and after

通前澈后的意思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前:1.方位词。在正面的(指空间,跟“后”相对):前门。村前村后。2.往前走:勇往直前。畏缩不前。3.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跟“后”相对):前排。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前三名。4.方位词。过去的;较早的(指时间,跟“后”相对):前天。从前。前几年。前功尽弃。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5.方位词。从前的(指现在改变了名称的机构等):前政务院。6.方位词。指某事物产生之前:前科学(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之前)。7.方位词。未来的(用于展望):前程。前景。事情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8.前线;前方:支前。9.姓。

澈:水清:清澈见底。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成语评论

通前澈后”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的意思其实很实用——就是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理得清清楚楚。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这家公司突然倒闭了?”如果只盯着最近的资金链断裂,可能会错过关键线索。但一个“通前澈后”的分析会发现,可能是五年前的盲目扩张埋下了隐患,加上行业趋势变化,最终导致崩塌。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普通人用得上这种思维方式吗?”当然!比如买房时,有人只看首付和月供,但“通前澈后”的人会算上装修费、物业税,甚至十年后的转手难度。我有个朋友就吃过亏,当年贪便宜买了郊区房,结果每天通勤三小时,五年后卖房还亏了中介费——这就是没“澈后”的代价。

有意思的是,这种思维还能用在人际关系里。同事突然对你冷淡,如果只纠结“昨天开会他没跟我打招呼”,可能会误解对方。但要是回溯到上个月的项目分工,或许会发现他当时就积压了不满。有次我主动找他聊开,才知道人家是觉得我抢了他的功劳——其实完全是沟通误会。

有人担心:“想太多会不会活得太累?”其实关键在抓重点。就像看侦探小说,只要记住关键线索就能破案,不用把每个人物的早餐菜单都背下来。工作中我常用“三问法”:这事和什么有关?会影响谁?三个月后回头看会怎样?简单三招,基本就能避开80%的坑。

说到底,“通前澈后”不是要当先知,而是培养连点成线的习惯。就像拼乐高,单看每块塑料片平平无奇,但按说明书组装起来,就能变成航天飞机。生活中很多看似偶然的事件,细究起来都有草蛇灰线的联系。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试试后退两步,说不定就能看见藏在时间褶皱里的答案。

"通前澈后"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