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ōng lì hé zuò
成语解释:不分彼此;共同努力。通:联合。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盍彻乎”宋 朱熹注:“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通力合作
英文翻译:act with united strength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合:[hé]1.闭;合拢: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合办。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团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计:一公顷合十五市亩。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合多少钱?6.应当;应该:理合声明。7.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大战三十余合。8.在太阳系中,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叫做合。9.姓。10.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閤”[gě]1.容量单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通力合作”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正式,但说白了就是“大家一块儿使劲儿”。比如家里装修,爸爸负责设计,妈妈管预算,孩子帮忙搬东西,这就是典型的通力合作。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合作?一个人干不是更省事吗?其实,合作最大的好处是能集合不同人的长处。比如爸爸擅长规划,妈妈精打细算,孩子体力好,各取所长反而效率更高。
再举个工作中的例子。一个小团队要开发新APP,有人写代码,有人做界面,有人测试功能。如果各自埋头苦干,可能最后发现界面和功能不匹配,白白浪费精力。但如果每天通力合作,及时沟通调整,进度反而更快。这里核心问题来了:合作会不会增加沟通成本?答案是:短期看确实要多花时间讨论,但长期看能避免返工,其实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说到社区场景更有意思。我们小区去年组织垃圾分类,刚开始物业单方面发通知,结果垃圾桶还是乱糟糟。后来改成居民、保洁员、物业三方通力合作:居民在家分类,保洁员定点指导,物业调整收运时间。两个月后,分类正确率从30%涨到80%。这说明什么?合作不是单方面提要求,而是互相补位。
个人觉得,通力合作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尊重差异”。就像乐队演奏,鼓手不能嫌弃吉他声音大,主唱也得配合键盘的节奏。工作中也常有这种情况——技术觉得市场不懂产品,市场觉得技术太死板。其实只要明确共同目标,把差异当资源而不是障碍,合作就能产生1+1>2的效果。
有意思的是,通力合作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玩法。疫情期间很多线上会议软件,表面看是工具创新,本质是帮人们突破空间限制继续合作。有家创业公司甚至把设计部、工厂、客户拉进同一个虚拟会议室,边讨论边改图纸,三个月就完成了原本半年的项目。这验证了一个道理:合作形式可以变,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核心永远不会过时。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让你组织一场社区义卖,你会怎么调动老人、上班族、学生这些不同群体通力合作?或许答案就藏在每个人的特长里——老人整理物资,上班族策划宣传,学生负责现场布置。你看,合作就像拼图,关键是把对的碎片放到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