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uì xīn yīng shǒu
成语解释:犹得心应手。形容运用自如。
成语出处: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兴哥,阿鹊在向你报喜呢,你到了窑上一定遂心应手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得心应手
繁体字形:遂心應手
英文翻译:what the heart wishes one 's hands accomplish
遂:[suì]1.顺心;称意:遂心。遂愿。2.成功:百事乃遂。阴谋未遂。3.文言连词。于是:书既发,遂举兵。[suí]义同“遂(suì)”。用于“半身不遂”。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应:[yìng]1.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答应。喊他不应。应承。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2.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3.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4.对待:应付。应变。应酬。[yīng]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应有尽有。2.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3.姓。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遂心应手”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儿文绉绉的,但用起来其实特别接地气。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小李做项目总比别人快?”答案可能就是:“他对流程太熟了,从设计到执行全都能遂心应手。”这里的“遂心应手”不光指技术熟练,更强调一种“心里怎么想,手上就能怎么做”的从容感。
那问题来了: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能做到“遂心应手”?举个例子,新手厨师照着菜谱炒菜,虽然味道不错,但总得盯着步骤;而经验丰富的大厨随手抓把盐,火候一调,就能做出让人惊艳的菜品。这种无需刻意思考的流畅状态,才是“遂心应手”的精髓。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和‘得心应手’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很像,但“遂心应手”更突出“结果符合预期”。比如程序员调试代码时,如果试了五次才成功,这叫“得心应手”;但如果是第一次运行就完美实现需求,才能算“遂心应手”。细微差别里藏着对结果的更高要求。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特别需要这种能力。在短视频刷屏、信息过载的时代,能专注到让某个技能“遂心应手”的人,反而更容易脱颖而出。就像朋友阿杰,白天是普通上班族,晚上直播教吉他,指法流畅到让观众以为他开了倍速——这背后其实是十年每天两小时的刻意练习。
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光靠努力可能不够。有研究说,当人进入“心流”状态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这种愉悦感会让人更愿意反复练习。所以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或许才是“遂心应手”的隐藏开关。下次遇到瓶颈时,不妨问自己:这件事让我感到快乐,还是单纯在咬牙硬撑?
最后说个反常识的观点:遂心应手不等于永远不出错。哪怕是顶尖钢琴家,现场演奏时也可能弹错音符,但他们懂得用即兴改编把失误变成亮点。这种灵活应变的能力,或许才是“遂心应手”更深层的含义——就像冲浪者不是要征服海浪,而是学会与海浪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