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ì zhòng zhú qīng
成语解释:指避开较重的责任,拣轻的承担。
成语出处:见“避重就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避开重大问题与责任
繁体字形:避重逐輕
英文翻译:evade the crucial point
避:1.躲开;回避:退避。避而不谈。避一会儿雨。2.防止:避孕。避雷针。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逐:1.追赶:追逐。逐鹿。随波逐流。2.驱逐:逐客令。逐出门外。3.挨着(次序):逐年。逐字逐句。逐条说明。4.姓。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哎哟,这“避重逐轻”的成语到底怎么用啊?咱先举个栗子吧。比如公司开会讨论项目风险,老张突然插话:“这茶水间的咖啡机该换了吧!”旁边同事直接吐槽:“你这叫避重逐轻,正事不提,光挑鸡毛蒜皮的说。”你品,你细品,这味儿就对了。
等等,为啥人会下意识避重逐轻呢?说白了,可能是面对复杂问题时怂了,或者压根没想清楚优先级。比方说学生写论文,明明该先查资料,结果花仨小时调整字体颜色——这不就是典型的“战术性摸鱼”么?咱得承认啊,这种操作虽然能缓解焦虑,但长远看纯属自己挖坑。
不过话又说回来,避重逐轻就一定是坏事吗?也不见得!比如两口子吵架,眼看要翻旧账了,突然转移话题说“哎你今天的发型真好看”,这招反而能灭火。关键要看场景,对吧?生活中有些时候,适当绕开尖锐矛盾反而需要智慧。
我自个儿觉得啊,现代人容易陷入“假性勤奋”的陷阱。你看那些天天晒加班到凌晨的朋友圈,可能一半时间都在整理文件夹命名。这时候就该扪心自问:我是不是在拿琐事当挡箭牌,逃避真正的挑战?毕竟,把时间花在刀刃上才是真本事。
话说回来,怎么才能改掉这毛病呢?分享个土法子:每天开工前拿张便利贴,把“必须啃的硬骨头”写在最顶上。就像爬山得先看清主峰在哪儿,别被路边野花带偏了方向。坚持21天,保准你办事效率能上好几个台阶。
最后抛个问题:你最近有没有无意中避重逐轻的经历?发现了就是改变的开始。记住老话说的好,挑担子要前重后轻才走得稳,做事儿也得先难后易才做得成。咱们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