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ā lā tā tā
成语解释:指人肮脏不整洁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2回:“裹一项油油腻腻旧头巾,穿一领邋邋遢遢泼戏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邋邋遢遢
英文翻译:To be sloppy
邋:〔邋遢〕不整洁;不利落。遢(ta)。
邋:〔邋遢〕不整洁;不利落。遢(ta)。
遢:见“邋遢”。
遢:见“邋遢”。
“邋邋遢遢”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人外表不整洁、做事不修边幅的状态。比如:“小王刚搬进新家时,总被室友吐槽邋邋遢遢,衣服随便搭在椅背上,泡面碗堆了三天才洗。”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描述,是不是让你联想到身边某个不拘小节的朋友?
这时候有人会问:邋遢真的只是缺点吗?其实未必。比如艺术家工作室里颜料斑驳的画架、满地草稿纸的“混乱”,反而可能成为灵感的温床。关键要看邋遢是否影响了核心目标——如果程序员在代码高效运行的前提下桌面杂乱,谁会苛责他的工位不够整洁呢?
如何避免邋遢变成真正的困扰?不妨试试“功能分区法”。就像那位总把书包塞得像杂货铺的中学生,把课本、零食、文具分装在不同口袋后,既保留了随性风格,又能快速找到需要的东西。这种“有序的邋遢”反而透着年轻人的鲜活气息。
有趣的是,心理学研究发现,适度邋遢的人往往更善于打破常规。就像老张修车铺里满地零件的“战场”,外人看着头疼,他却能精准找到每个螺丝的位置。这种“混乱中的秩序”提醒我们:评价邋遢与否,或许不该只用一把尺子衡量。
最后想说的是,与其纠结要不要改掉邋遢习惯,不如先观察这种状态是否真的阻碍了你。就像春天野花自然生长的草地,看似杂乱却充满生命力。只要保持基本卫生、不影响他人,偶尔的邋遢何尝不是真实生活的可爱注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