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ǔ wèng fàn náng
成语解释:犹言酒囊饭袋。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弹祢》:“荀彧犹强可与语,过此以往,皆木梗泥偶,似人而无人气,皆酒瓮饭囊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无能之辈
繁体字形:酒罋飯囊
英文翻译:Wine jar and rice bag
酒: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2.(Jiǔ)姓。
瓮:1.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水瓮。酒瓮。菜瓮。2.(Wèng)姓。
饭:1.煮熟的谷类食品。特指米饭。2.每天定时吃的食物:早饭。晚饭。
囊:[náng]1.袋子:布囊。2.像袋子的东西:胆囊。3.用袋子装:囊沙。[nāng]〔囊膪〕猪胸腹部又肥又松的肉。膪(chuài)。
“酒瓮饭囊”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儿抽象,但拆开看其实很形象——“酒瓮”是装酒的坛子,“饭囊”是装饭的袋子,合在一起用来形容只会吃喝、没有实际能力的人。比如有人问:“公司那个老张整天混日子,怎么还没被辞退?”旁人可能摇头道:“他就是个酒瓮饭囊,老板念旧情罢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职场吗?”当然不是。比如亲戚聚餐时,表弟瘫在沙发上打游戏,姑姑边收拾碗筷边叹气:“这孩子二十好几了还像个酒瓮饭囊,家里米缸空了都不操心。”你看,只要涉及“光消耗资源不创造价值”的场景,这个成语就能派上用场。
再举个历史场景:战国时期,齐国公子孟尝君门下曾有三千食客,其中真有本事的像冯谖那样能“狡兔三窟”,但也不乏每天只等着开饭的“酒瓮饭囊”。这提醒我们,古今中外,任何组织里都可能存在“存在即合理”的闲散角色。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这类人总能找到生存空间?或许就像厨房需要备用的空罐子,团队也需要缓冲地带——但若所有人都当“备用罐子”,系统就会崩溃。我曾在项目组见过这样的案例:三个主力带着五个“打酱油”的同事,最后 deadline前熬夜的永远是那三个人。
换个角度看,“酒瓮饭囊”未必都是贬义。就像陶渊明辞官后“种豆南山下”,在旁人眼里或许像个不思进取的酒鬼,但他心里装着整个桃花源。所以用这个成语时,关键要看当事人是否自愿选择这种状态——被迫混日子和主动追求简单生活,本质完全不同。
现代社会讲究效率,但或许该给“酒瓮饭囊”们留点空间。就像生态系统需要分解者,团队里也需要能调节节奏的人。当然,这不能成为逃避成长的借口。下次看到有人瘫着不动,不妨先问问他:你是在等待时机,还是真的成了那个装不满也倒不空的饭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