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ān
  • hé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ān gē héng wǔ

成语解释:形容纵情歌舞,耽于声色。

成语出处:《尚书 伊训》:“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形容纵情歌舞,耽于声色

繁体字形:酣謌恆舞

英文翻译:the drunken singing and the usual dancing

酣歌恒舞的意思

酣:1.饮酒尽兴:酣饮。半酣。酒酣耳热。2.泛指尽兴、畅快:酣歌。酣睡。

歌:1.能唱的文辞或歌曲:诗歌。民歌。2.歌唱:载歌载舞。

恒:1.永久;持久:永恒。恒心。2.恒心:有恒。持之以恒。3.平常;经常:恒态。恒言。人之恒情。4.姓。

舞:1.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2.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成语评论

酣歌恒舞”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尚书·伊训》中,原意是形容纵情歌舞、沉迷享乐的状态。比如,我们可以造这样一个例句:“晚宴上宾客们酣歌恒舞,直到深夜仍不愿散去。”这个场景既描绘了热闹的氛围,又隐约透露出过度放纵的意味。

有人可能会问:“酣歌恒舞是褒义还是贬义?”其实这个成语本身是中性的,但具体语境会改变它的色彩。比如在描写庆典时可以说:“元宵灯会上,人们酣歌恒舞庆丰收”,此时更偏向正面;而若用在“公司业绩下滑时管理层仍酣歌恒舞”这样的句子中,批评之意就跃然纸上了。

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正在发生变化。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创业团队连续加班三个月后,决定“周末酣歌恒舞放松身心”。这种用法既保留了纵情欢乐的本义,又赋予了合理调节的积极内涵。可见语言就像活水,会随着时代需求改变流向。

有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古人用“酣歌恒舞”警示享乐误国,而今人更多用它调节生活节奏。这种转变反映出社会对“张弛之道”的理解深化——就像橡皮筋不能永远绷紧,适度的放纵反而能积蓄新的能量。

在江南古镇的茶馆里,曾听老人这样说道:“年轻时要懂节制,年老时要会尽兴。”这句话让我想到,“酣歌恒舞”的智慧或许在于时机的选择。就像春耕时需要专注劳作,秋收后自然可以歌舞庆贺,关键是要分清生活的主次章节。

当我们在KTV纵情高歌,在音乐节跟着节奏摇摆时,这些现代版的“酣歌恒舞”其实在完成重要功能:它像安全阀般释放压力,又像黏合剂般连接人际关系。只要不演变成“昼夜颠倒、饮食无序”的极端状态,这样的欢乐时刻恰恰是生活的必要调味。

"酣歌恒舞"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