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ǎi guāng pōu pú
成语解释:光:光辉;璞:玉石毛料。比喻挑选人才
成语出处:汉·荀爽《与郭叔都书》:“盐车之骥,自非伯乐,无以显名,采光剖璞,以独见宝,实为足下利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挑选人才
繁体字形:採光剖璞
英文翻译:Daylighting cutting
采:[cǎi]1.摘取:采茶。2.选取;搜集:采用。采购。采风。3.挖取(矿藏):采矿。采油。4.神态;精神:丰采。兴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国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税收入,作为卿大夫的俸禄。西周时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秦汉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赋税拨给受封者,作为其俸禄的“食邑”。3.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或功臣的领地。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剖:1.破开:解剖。剖视。2.分辨;分析:剖析。剖白。
璞:1.含玉的石头,也指没有琢磨的玉。2.姓。
“采光剖璞”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讲的是“从平凡中挖掘珍贵”的道理。比如有个创业者说:“我在一堆项目书里采光剖璞,最终找到了那个真正能改变人们生活的创意。”你看,这就是从大量普通选项中筛选出精华的过程。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得“采光剖璞”不可?举个日常例子就明白了。比如你刷短视频,每天可能看到上百条内容,但真正让你记住的往往只有一两条——这就是被动版的采光剖璞。而主动去做这件事,就像收藏家在旧货市场翻找古董,虽然费劲,但找到真品时的快乐无可替代。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现代人的信息筛选能力。去年帮朋友选智能手表时,面对二十多款产品,我先列核心需求,再排除华而不实的功能,最后锁定三款对比参数。这个过程就像拿着放大镜在矿石堆里找钻石,虽然耗时,但能避免冲动消费。
职场中采光剖璞的能力更显珍贵。有个做HR的朋友告诉我,她最近从三百份简历里挑出了五个面试者,其中有个候选人简历平平,但作品集里藏着个公益项目的完整策划案。她说:“这就是现实版的采光剖璞,金子往往裹着泥土。”这让我想到,有时候价值不是不存在,而是需要发现的眼睛。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主动挖掘”的智慧。就像我们读名著,第一遍可能只觉得故事有趣,但反复品读就能发现暗藏的哲理。生活中处处有璞玉,关键看我们是否愿意花时间打磨。下次遇到看似普通的事物,不妨多问一句:这里会不会藏着什么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