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fén
  • chè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fù fén chèn

成语解释:指解开降者的捆绑,烧悼降者带来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

成语出处:语出《左传 昭公四年》:“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釋縛焚櫬

英文翻译:Release the fetters and burn the moths

释缚焚榇的意思

释:1.说明;解说:注释。解释。2.消除:释疑。冰释。3.放开;特指释放被拘押者或服刑者:释放。保释。4.放下:手不释卷。如释重负。5.指释迦牟尼。泛指佛教:释教。释典。

缚:1.捆绑:束缚。作茧自缚。手无缚鸡之力。2.姓。

焚:烧:焚香。玩火自焚。忧心如焚。

榇:棺材:灵~。

成语评论

释缚焚榇”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其实藏着挺有意思的故事。字面意思是“解开绑绳,烧掉棺材”,用来比喻彻底解除束缚或断绝后患。比如,同事老张因为项目压力太大,天天加班到半夜,后来他主动找领导沟通,调整了分工,终于能按时下班陪家人了——这种果断解决问题的态度,不就是“释缚焚榇”的现实版吗?

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会用“棺材”这么重的意象?其实这成语出自《左传》,原指两国交战后,胜方主动归还俘虏(释缚)并烧毁装棺材的车辆(焚榇),表达善意和结束仇恨。古人用“棺材”不是为了吓人,而是想强调“彻底了结”的决心,就像现在有人分手后删光前任的联系方式,本质上都是想画个句号。

生活中我们也能用这个成语。比如朋友创业失败欠了债,但他没有逃避,反而卖车还钱、重新规划业务,后来东山再起。这种“把过去的包袱烧干净”的做法,反而让他轻装上阵。个人觉得,现代人更需要这种“烧棺材”的勇气——不是所有事情都值得反复纠结,有时候主动切断退路,才能逼自己找到新出路。

再举个反例:公司里常见的“踢皮球”现象。A部门说责任在B部门,B部门甩锅给客户,最后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变越大。如果这时候有人站出来说“这事我负责解决”,像烧掉推诿的“棺材”一样切断恶性循环,团队效率反而会提升。你看,两千年前的智慧放到今天照样好用。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最近有没有哪件“绑着绳子的事”需要处理?与其拖着让绳子越勒越紧,不如试试“焚榇”式操作。毕竟烧掉旧枷锁的那一刻,腾出来的双手才能拥抱新可能。

"释缚焚榇"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