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óng chuáng dié wū
成语解释:比喻重复繁多。
成语出处:周恩来《“七七”四年》:“战时的政治机关,贵简单而不贵复杂,机关应集中而不应重床叠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重复
繁体字形:重牀曡屋
英文翻译:repetition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床:1.供睡觉用的家具。2.像床的东西:冰床。机床。3.某些东西中起托架、支撑作用的部分:牙床。琴床。4.某些像床的地面、地貌:河床。5.量词。用于被褥等:一床被子。
叠:1.一层加上一层;重复:重叠。叠石为山。层见叠出。2.折叠(衣被、纸张等):叠衣服。把信叠好装在信封里。3.姓。
屋:1.房子:房屋。屋顶。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间屋住四个人。3.(Wū)姓。
大伙儿有没有听过"重床叠屋"这成语啊?哎呦喂,乍一听还以为是建筑工地的施工方案呢!其实这成语说的可不是盖房子的事儿,而是形容做事儿重复累赘,就像在已经搭好的床铺上再叠张床,盖好的屋顶上再加层房,纯粹是多此一举嘛。
举个栗子,小明给领导交方案时,愣是把同一组数据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各做一遍,还美其名曰"多维度展示"。你品品,这不就是典型的重床叠屋吗?领导看了直挠头:"小同志啊,咱们这是做汇报还是开图表展览会?"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那怎么判断是细致还是多余呢?"嘿,问得好!关键得看有没有实际价值。好比说家里装修,贴完墙纸又刷乳胶漆,这就属于重床叠屋。但要是先刷底漆再上面漆,那可就是必要的工序了。
要我说啊,现在不少企业搞数字化转型就经常踩这个坑。上次见个公司同时用三款办公软件,结果员工每天光是在不同平台传文件就要耗俩小时。这不就跟成语里说的似的?各个系统互相叠罗汉,看着挺唬人,实际净耽误事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时候"叠屋"也有意外收获。记得我表妹学画画那会儿,老师偏让她用宣纸画完再往油画布上临摹。开始觉得是折腾,后来发现不同材质的特性反而启发了创作灵感。所以说啊,判断是不是真多余,还得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咱老祖宗留下这些成语真是有意思,"重床叠屋"搁现在看,不就是在提醒咱们做事情要讲究效率嘛。就像手机APP设计,好的产品经理都知道做减法,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堆砌反而让人找不着北。下次遇到复杂问题,不妨先问问自己:这算不算现代版的重床叠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