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àng rù wéi chū
成语解释:量:衡量;入:收入;出:支出。根据收的多少来决定支出的用度。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
繁体字形:量入為出
英文翻译:make both ends meet
量:[liàng]1.测量东西体积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胆量。力量。3.数量:降雨量。产量。4.估计;衡量:量力而行。5.哲学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轻重、快慢等。[liáng]1.用器具确定东西的多少、长短或其他性质:量地。量血压。2.估计;衡量:打量。思量。
入: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量入为出”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老派,但它的道理放到今天依然管用。比如小李刚工作那会儿,每个月工资一到手就忍不住买新手机、下馆子,结果月底只能吃泡面。后来他学了量入为出的方法,先算好房租水电、伙食费这些硬开支,剩下的钱再分给娱乐和存款,现在反而能每年攒钱去旅游了。
有人可能会问:“赚得多就一定要花得多吗?”其实不然。我认识一位创业者,公司年入百万,但他坚持只拿固定工资生活,剩下的利润都投入研发。他说:“量入为出不是抠门,而是让钱跟着计划走。”这种克制反而让他的企业躲过了行业寒冬。
学生党怎么实践呢?小美每月生活费1500元,她把600元划给食堂饭卡,300元买学习资料,留200元应急,剩下400元自由支配。有次同学约她去人均300元的网红餐厅,她笑着摇头:“我这月‘入’的额度用完了呀。”这种清醒的消费观,让她大学四年没问家里多要过一分钱。
现代人容易被各种分期付款诱惑,这时候更需要量入为出的智慧。我有个亲戚去年双十一刷爆信用卡买家电,结果发现每月还款压得喘不过气。后来他改成“先存款后消费”,想买大件就提前三个月存专款,既满足了需求,又避开了负债陷阱。
说到底,量入为出就像给生活装了个安全气囊。它不阻止你享受,而是帮你区分“想要”和“需要”。当意外来临时,那些按计划存下的钱,可能比冲动消费带来的短暂快乐更有价值。毕竟,能稳稳握住生活方向盘的人,才更有可能开往理想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