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àng
  • d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àng lì duó dé

成语解释: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指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德行

繁体字形:量力度惪

英文翻译:Measure one's strength

量力度德的意思

量:[liàng]1.测量东西体积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2.限度:胆量。力量。3.数量:降雨量。产量。4.估计;衡量:量力而行。5.哲学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轻重、快慢等。[liáng]1.用器具确定东西的多少、长短或其他性质:量地。量血压。2.估计;衡量:打量。思量。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度:[dù]1.计量长短:度量衡。2.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如硬度、热度、浓度、湿度等。3.计量单位名称。a)弧或角,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经度或纬度,如北纬38度。c)电量,1度即1千瓦小时。d)眼镜焦度的单位,1度等于0.01米-1。4.程度:极度。知名度。透明度。高度的责任感。5.限度:劳累过度。以能熔化为度。6.章程;行为准则:法度。制度。7.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8.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度量。气度。9.人的气质或姿态:风度。态度。10.姓。[duó]推测;估计:揣度。测度。度德量力。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成语评论

量力度德”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掂量自己几斤几两”。比如有人非要报名马拉松,结果跑两公里就喘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就是典型的没“量力度德”——没搞清自己的体能水平就硬上。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总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呢?

举个职场里的例子:小王刚入职就主动揽下三个项目,结果天天加班到凌晨,最后反而搞砸了任务。同事私下嘀咕:“他要是能先量力度德,也不至于把团队进度拖垮。”这里其实藏着个职场潜规则——认清自己的时间和能力边界,比“拼命表现”更重要。毕竟,老板要的是结果,不是苦劳。

有人可能会问:“量力度德会不会显得太保守?”其实不然。就像登山爱好者老张说的:“每次攀岩前,我都会检查装备、评估天气,这叫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反而让人走得更远。去年他成功登顶梅里雪山,正是因为提前半年就开始针对性训练。

生活中最常见的误区,是把“量力度德”和“不敢尝试”画等号。比如刚毕业的小美想转行做设计师,她先用三个月自学软件,接些小单子试水,这就是聪明的做法——既没有盲目辞职,又给自己留了成长空间。这种渐进式的突破,反而比孤注一掷更靠谱。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总鼓吹“跳出舒适圈”,却很少教人“看清舒适圈有多大”。就像我邻居大叔,退休后非要学年轻人搞直播,结果直播间长期只有老伴捧场。不是说不能尝试新鲜事物,但如果连基本规律都不研究,光靠热情真的能成事吗?或许先量力再发力,才是更可持续的成长方式。

下次遇到重大决定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事儿需要哪些具体能力?我现在具备多少?缺的部分能补上吗?就像装修房子得先量房再买家具,人生规划同样需要这份务实。毕竟,真正的成熟不是假装无所不能,而是懂得把力气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