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 zì zhāo pái
成语解释:旧时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也指商店资金雄厚;信誉卓著。现比喻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作“金字牌匾”。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金字招牌
英文翻译:gold-lettered signboard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字:1.文字:汉字。识字。字体。字义。常用字。2.(字儿)字音:咬字儿。字正腔圆。他说话字字清楚。3.字体:篆字。柳字。宋体字。美术字。4.书法作品:字画。一幅字。5.字眼;词:他说行,谁还敢说半个“不”字。6.字据:立字。收到款子,写个字儿给他。7.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岳飞字鹏举。曾巩字子固。8.俗指电表、水表等指示的数量:这个月电表走了50个字,水表走了20个字。9.许配:待字。10.姓。
招:1.打手势叫人来:招唤。招呼。招手上车。2.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招集。招收。招纳。招贤。招聘。招兵买马。3.应接:招待宾客。4.引来:招惹。招引。招揽。招致。5.承认自己的罪行:招供。招认。不打自招。6.同“着”。7.摇动: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牌:1.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门牌。路牌。牌子。牌匾。牌价。2.凭证:金牌。银牌。腰牌。3.产品的商标:名牌货。4.古代兵士在战争时或现代警察在驱散示威者时用来遮护身体的东西:盾牌。挡箭牌。5.娱乐或赌博用的东西:纸牌。扑克牌。麻将牌。6.神主、灵位或题着名字作为祭祀对象的木牌:牌位。7.词曲的调名:词牌。曲牌。牌子曲。
“金字招牌”这个词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老派?但仔细想想,现在满大街的网红店、电商平台,谁不想要块“金字招牌”?比如街角开了三十年的牛肉面馆,老板从不打广告,但街坊四邻路过都会竖起大拇指:“这可是咱这片儿的金字招牌!”
有人可能会问:金字招牌不就是个虚名吗?还真不是。去年朋友在旅游区踩雷了一家“百年老字号”,结果发现店铺刚开两年,当场气得发朋友圈吐槽。你看,金字招牌一旦被滥用,反而会变成“烫手山芋”。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现在连科技公司都在打造“金字招牌”。某手机品牌坚持十年做系统更新,用户换手机时下意识还选它,这算不算新时代的金字招牌?我倒觉得,金字招牌早就不限于实体店铺,它更像种信任储蓄,存得越多,抗风险能力越强。
记得刚入行时,带我的前辈说过句话:“别急着立招牌,先把地基打牢。”现在深有体会。见过太多商家急着搞噱头营销,结果就像用金箔纸包砖头,太阳一晒就露馅。反观小区门口那个修车摊,工具旧得掉漆,可方圆五公里的司机宁可排队也要等着,这才是真本事撑起来的招牌。
最近发现个新趋势:个人也能成为金字招牌。自媒体领域就有这样的例子,某个科普博主坚持五年不做广告,粉丝们自动帮他反黑:“这人要是接推广,我把手机吃了!”这种信任关系,可比花钱买流量实在多了。
金字招牌最妙的地方在于,它自带筛选功能。有次去外地出差,站在美食街口眼花缭乱,最后选了家墙面发黄但坐满本地人的小店。果然,老板端上来的那碗云吞面,鲜得能把舌头吞下去。你看,时间沉淀出的口碑,永远比霓虹灯招牌靠谱。
说到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金字招牌反而成了稀缺品。它需要经年累月的耐心浇灌,就像酿酒一样,急不得也快不来。下次看到挂着“百年老店”的招牌,不妨多问句:“您这金字,是刷的漆还是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