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 gē tiě mǎ
成语解释: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描写战争
繁体字形:金戈鐵馬
英文翻译:a symbol of war in ancient china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戈:1.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2.姓。
铁:1.金属元素,符号Fe(ferrum)。银白色,质硬,延展性强,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广。2.指刀枪等:手无寸铁。动铁为凶。3.形容坚硬;坚强;牢固:铁拳。铁汉子。铁饭碗。他俩关系很铁。4.形容强暴或精锐:铁蹄。铁骑。5.形容确定不移:铁定。铁的事实。铁案。6.形容表情严肃: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7.姓。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提到“金戈铁马”,许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古代战场刀光剑影的画面。比如《三国演义》中,赵云单骑救主时“手持银枪,身跨白马,如金戈铁马般冲入敌阵”——这里的“金戈铁马”既形容武器的锋利,又暗指将士的骁勇。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现代生活有什么关系?其实成语的妙处就在于,它能用四个字传递出超越字面的力量感。
再举个贴近生活的例子。某科技公司团队连续攻克技术难关,创始人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就像一群没有盔甲的士兵,用键盘代替金戈,用代码搭建铁马。”这个比喻将传统意象转化为创新语境,既保留拼搏精神,又赋予时代特征。或许有人疑惑:为什么非要用战争相关的词汇?答案藏在文化基因里——激烈竞争、团队协作这些概念,用“金戈铁马”表述更具画面冲击力。
我曾听老兵回忆往事:“当年在边疆,真正的金戈铁马是零下四十度还在检修装备,是暴风雪里轮流站岗。”这让我意识到,成语的生命力源于现实投射。现代人虽不用真刀真枪,但职场中的压力、创业时的坚持,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战场”?换个角度看,每个为理想奋斗的人都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铠甲。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文艺作品中常有反转用法。某部电影里,退役将军放下勋章时说:“金戈铁马半辈子,现在只想听孙子弹钢琴。”铁血与柔情的对比,瞬间让人物形象立体起来。这提示我们:语言工具的使用关键在于场景适配,既不必拘泥本义,也不能脱离文化共识。
观察社交媒体发现,年轻一代正在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符号。游戏主播解说赛事时高喊“这波操作简直金戈铁马”,弹幕立刻刷满“燃起来了”。这种跨时空的共鸣证明,只要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古老成语完全能在新时代延续生命力。或许下次遇到棘手项目时,你也可以笑着说:“是时候启动我的金戈铁马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