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 bǎng guà míng
成语解释:见“金榜题名”。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直等的俺孩儿金榜挂名时,那其间新婚燕尔。”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若要洞府花烛夜,必须金榜挂名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科举得中
繁体字形:金榜掛名
英文翻译:have passed the examination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榜:[bǎng]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bàng]摇船的用具:榜人(船工)。
挂:1.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挂钟。把大衣挂在衣架上。墙上挂着一幅世界地图。一轮明月挂在天上。2.(案件等)悬而未决;搁置:这个案子还挂着呢。一时不好处理的问题先挂起来。3.把话筒放回电话机上使电路断开:电话先不要挂,等我查一下。4.指交换机接通电话,也指打电话:请你挂总务科。给防汛指挥部挂个电话。5.钩:钉子把衣服挂住了。6.(内心)牵挂:他总是挂着家里的事。7.(物体表面)蒙上;糊着:衣服上挂了一层尘土。瓦器外面挂一层釉子。脸上挂着笑。8.登记:挂失。挂一个号。9.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挂四轮大车。十多挂鞭炮。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提到“金榜挂名”,你会想到什么?是古代科举考试后张榜公布的场景,还是现代人成功考入名校的喜悦?这个成语最初确实与科举制度有关,形容名字被写在榜单最显眼的位置,后来逐渐演化为对“成功入选”或“获得认可”的比喻。
举个例子:小明高考成绩优异,被清华大学录取,村里人纷纷称赞他“金榜挂名,光宗耀祖”。这里既保留了传统语境中的“榜单”,又传递出对个人努力的肯定。但你知道吗?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也能灵活运用。比如:“这次公司选拔年轻骨干,小芳凭借出色的提案金榜挂名,成为项目负责人。”——你看,它不再局限于考试场景,而是扩展到了职业发展领域。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没考上名校,是不是就与‘金榜挂名’无缘了?”其实不然。我曾在社区活动中见过一位退休教师,她组织的公益读书会登上本地新闻头条,街坊们都说这是另一种“金榜挂名”。这说明,“榜”的定义正在变得多元:它可以是行业奖项、媒体报道,甚至是他人口碑中的认可。
再来看一个反常识的用法。某科技比赛中,参赛者小李的设计虽然落选,但评委特别增设“创新潜力奖”鼓励他。事后他在朋友圈写道:“虽然没有金榜挂名,但这份认可让我更有动力。”这打破了“上榜即终点”的固有思维,反而突显了过程中的成长价值。
个人认为,“金榜挂名”背后折射的是社会评价体系的变化。古代科举三年一次,机会稀缺;而今各种平台让普通人都有机会“上榜”。比如短视频创作者通过优质内容登上热门榜单,外卖小哥因见义勇为登上好人好事榜,这些都是新时代的“金榜挂名”。关键在于,我们不必拘泥于单一的成功标准,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更重要。
下次听到这个词时,不妨多想一层:所谓的“金榜”究竟是谁定义的?或许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名字是否挂在某个固定榜单上,而在于我们是否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就像春天开花的不止牡丹,漫山遍野的野花同样能装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