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
  • ti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 kē yù tiáo

成语解释:科、条:法律条文。原指完美的法律条文。后指不能更改、必须遵守的信条。

成语出处:汉·扬雄《剧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条。”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法律

繁体字形:金科玉條

英文翻译:golden laws and precious rules

金科玉条的意思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科:1.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科目。文科。理科。专科。牙科。妇科。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处低,比股高):秘书科。财务科。总务处下面分三个科。3.科举考试,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科场。登科。开科取士。4.科班:坐科。出科。5.生物学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为松科、杉科、柏科等,鸡形目分为雉科、松鸡科等。科以下为属。6.姓。7.法律条文:金科玉律。作奸犯科。8.判定(刑罚):科刑。科罪。科以罚金。9.古典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条:[tiáo]1.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2.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3.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4.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6.量词。[tiāo]挑取:“蚕月条叠”。

成语评论

"金科玉条"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不可违背的准则,但你真的理解它的用法吗?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父母对孩子说:"每天做完作业才能玩游戏,这是咱们家的金科玉条。"这里既说明了规则的权威性,又透露出约定背后的温情。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铁律?想象社区垃圾分类站,有位阿姨总把湿垃圾扔进可回收箱。志愿者提醒她时,她说:"墙上贴的说明不就是金科玉条吗?我照做有什么错?"这个场景揭示了规则的制定初衷与实际执行间的微妙关系——既需要遵守,也需要理解背后的逻辑。

我在咖啡馆见过有趣的一幕:店员坚持"现磨咖啡必须等待3分钟"的规定,却主动给着急的顾客倒了杯温水。这种既有原则又不失灵活的处理方式,恰好诠释了金科玉条在现代社会的正确打开方式——它不该是冷冰冰的教条,而是帮助建立秩序的脚手架。

如何区分合理规范与迂腐教条?某科技公司曾将"必须穿正装上班"写入员工手册,直到新人设计师穿着汉服完成惊艳提案。后来这条规定悄然改为"着装需体现专业度"。这个转变说明,真正的金科玉条应该像会呼吸的树木,既能稳固根基,又能随季节调整枝叶。

观察地铁里的"先下后上"标识,最初需要工作人员反复提醒,如今已成为乘客的条件反射。这个过程印证了:当规则内化为习惯,金科玉条就不再是束缚,反而成为保障效率的无形推手。或许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让必要的规定像呼吸般自然存在。

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我发现年轻一代正在重新定义规则。他们既遵守"开车系安全带"这样的安全铁律,也会打破"年过三十必须成家"的陈旧观念。这种选择性遵守恰恰证明:金科玉条的价值不在于其永恒不变,而在于它能否持续服务于人的真实需求。

"金科玉条"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