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
  • chán
  • tuō
  • qi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 chán tuō qiào

成语解释: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成语出处:元 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用掩人耳目的手段

繁体字形:金蟬脱殻

英文翻译:do a quick change

金蝉脱壳的意思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蝉: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根的汁液。成虫刺吸植物的汁。

脱:1.(皮肤、毛发等)脱落:脱皮。脱毛。爷爷的头发都脱光了。2.取下;除去:脱鞋。脱脂。脱色。3.脱离:逃脱。摆脱。脱险。脱缰之马。4.漏掉(文字):脱误。这一行里脱了三个字。5.轻率;轻慢:轻脱。脱易(轻率,不讲究礼貌)。6.或许:脱有不测。7.倘若:脱有遗漏,必致误事。8.姓。

壳:[ké]义同“”(qiào):贝壳。脑壳。鸡蛋壳儿。子弹壳儿。[qiào]坚硬的外皮:甲壳。地壳。金蝉脱壳。

成语评论

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金蝉蜕去外壳,实际用来比喻巧妙脱身、不留痕迹。那它到底怎么用呢?咱们先看个例子:

比如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北伐时被司马懿大军围困,粮草即将耗尽。他下令士兵每天减少灶坑数量,假装兵力逐渐减少,最后带着主力悄悄撤退,只留少数人敲鼓呐喊。等司马懿发现中计,蜀军早已无影无踪——这就是典型的「金蝉脱壳」!

有人可能会问:这计策的核心是什么?其实关键在于制造假象。就像魔术师用障眼法转移观众注意力,金蝉脱壳需要让对方被表面的变化迷惑,忽略真正的行动意图。比如现代职场中,有人想跳槽但不想让公司察觉,会提前三个月保持低调工作状态,同时悄悄交接核心任务,等到正式离职时团队才恍然大悟。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朋友聚会时小明被追问尴尬问题,他突然指着窗外说「那是什么?」,趁大家转头时溜去洗手间。虽然手法简单,但本质也是用注意力转移完成「脱壳」。不过要注意,这种技巧用多了容易失去信任,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虽然常用分身术脱险,唐僧却总念叨他「机心太重」。

我个人觉得,金蝉脱壳的智慧在于平衡。既要解决问题,又不能伤害他人利益。比如企业转型时保留原有品牌名号,逐步将资源转向新领域,既避免客户恐慌,又实现平稳过渡。这种策略思维,或许比单纯「逃跑」更有长远价值。

最后想提醒:任何计谋都是双刃剑。就像蝉蜕壳后获得新生,但留下的空壳终究会被识破。学会在关键节点用巧劲,同时保持真诚的底色,或许才是这个成语给现代人最实用的启示。

金蝉脱壳的造句

  1. 造句 带量冲高不果,卖掉。这是庄家金蝉脱壳。
  2. 造句 张三欠下这么多债务,小心他来个金蝉脱壳,一走了之。
  3. 造句 许多专家认为聘请外籍教师的办法只是一个金蝉脱壳。
  4. 造句 他的托词只是金蝉脱壳。
  5. 造句 当箱子打开时,原被锁在里面的魔术师早已金蝉脱壳不见了。
  6. 造句 游击队员采用金蝉脱壳之计,顺利钻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7. 造句 然而拉登重演6年前"金蝉脱壳"的一幕,令布什捶胸顿足,懊恼不已。
  8. 造句 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9. 造句 他的托辞只是金蝉脱壳。
  10. 造句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但走有多种走法,金蝉脱壳为走计之上计。

"金蝉脱壳"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