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 huī yù jié
成语解释:形容文辞斑斓简洁。
成语出处:清·刘大櫆《宋运夫时文序》:“其法律森然,金辉玉洁,以自成为一家之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金輝玉潔
英文翻译:Splendor and purity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辉:1.闪耀的光:光辉。余辉。2.照耀:日月交辉。
玉: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洁:1.清洁:整洁。纯洁。洁白。2.姓。
“金辉玉洁”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常用来形容事物既有耀眼的光芒,又有纯净无瑕的特质。比如有人看到夕阳下的雪山时会感叹:“这座雪山在暮色中仿佛镀了一层金边,积雪又像玉石般透亮,真是金辉玉洁的绝景啊!”这时候画面感是不是就出来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写风景吗?当然不是!比如描述历史文物时可以说:“博物馆里的青铜器虽已千年,但纹路清晰可见,金辉玉洁的质感仿佛在诉说当年的精湛工艺。”这样既展现了器物本身的美感,又带出了文化传承的意味。
有个有趣的发现:这个成语其实暗含着中国人对"内外兼修"的追求。就像我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外在的璀璨需要内在的纯净支撑。比如夸赞学者时可以这样用:“张教授的学术成就如金辉般耀眼,而他淡泊名利的品格又似美玉般高洁。”这种用法是不是比直白的夸奖更有韵味?
当代年轻人如何活用这个成语呢?试想这样的场景:朋友在朋友圈晒出自己改造的老宅照片,你可以评论:“旧木梁上的铜灯映着白墙,这种金辉玉洁的混搭效果太惊艳了!”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保留了成语的古雅气质。
值得注意的误区是别把这个成语当成万能形容词。它更适合需要同时表现"璀璨"与"纯净"的语境。比如形容珠宝时可以说:“这颗南洋金珠在灯光下流转着金辉玉洁的光彩,天然纹理里仿佛藏着星辰大海。”但如果用来形容单纯的奢华场景,可能就不太贴切了。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创造的视觉反差——金色象征辉煌,玉石代表清冷,两者碰撞出独特的审美意境。就像看到故宫琉璃瓦上的积雪,既有皇家的威严,又带着自然的素净,这种矛盾又和谐的美感,或许正是中华文化中"中和之美"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