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n
  • zhǐ
  • zu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īn mí zhǐ zuì

成语解释:形容使人沉醉迷惘的繁华奢侈的环境。也形容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也作“纸醉金迷”。

成语出处:宋 陶穀《清异录 金迷纸醉》:“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光莹四射,金采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形容骄奢淫逸的生活

繁体字形:金迷紙醉

英文翻译:live an extravagant life

金迷纸醉的意思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迷:1.辨认不清:迷路。迷失方向。2.失去知觉:昏迷。3.对某一事项过于喜爱,情不自主:入迷。迷恋。4.使沉醉;使昏乱:月色迷人。财迷心窍。5.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球迷。棋迷。

纸:1.供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用的片状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成。2.量词。用于计算文件、书信等的张数:一纸电文。

醉:1.饮酒过量,神志不清:醉汉。喝醉了。醉得不省人事。2.沉迷;过分爱好:醉心。陶醉。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我的心都醉了。3.用酒泡制(食品):醉枣。醉蟹。

成语评论

金迷纸醉”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奢华浮夸的生活环境。比如有人会说:“那家夜总会装饰得金碧辉煌,灯光闪烁,音乐震耳,简直是个金迷纸醉的场所。”这种描述不仅让人联想到视觉上的冲击,更暗含了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批判。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金’和‘纸’来形容这种场景?”其实,“金”代表黄金般的奢华,而“纸”可能暗指表面的脆弱与虚幻。比如古代贵族沉迷于金银珠宝,却忽视百姓疾苦,这种生活看似耀眼,实则像纸糊的楼阁,一触即溃。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一位富二代沉迷于购买限量跑车和名牌手表,朋友圈里全是派对照片。朋友劝他:“你这种金迷纸醉的日子,真的能填满内心的空虚吗?”这句话直指核心——物质堆砌无法替代精神满足。

再比如职场场景:某公司高管为了攀比,贷款买下市中心豪宅,却因压力过大患上失眠。同事感叹:“他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成功模板,可这种金迷纸醉的状态,反而让他离幸福越来越远。”这里既点明了社会攀比现象,也揭示了表象下的代价。

有人困惑:“现代社会提倡消费,和金迷纸醉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度”的把握。适度享受是人之常情,但若将物质视为人生唯一目标,就像不断给气球充气,终有爆炸的风险。真正的幸福感往往来自人际关系、自我成长等更持久的事物。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价值在于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中的矛盾。我们既渴望舒适生活,又害怕迷失其中。就像登山时欣赏风景固然重要,但若只顾拍照发社交媒体,反而会错过亲自触摸岩石、感受微风的真实体验。

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当你看到别人炫耀奢侈品时,内心是羡慕还是怜悯?答案或许能帮你重新定义“成功”的标准。生活的质感不在于外包装多么华丽,而在于内在是否构建了足够支撑风雨的精神骨架。

金迷纸醉的造句

  1. 造句 有了点钱,不能只是过着金迷纸醉般的生活,而将钱用于扩大再生产才对。
  2. 造句 我相信,精诚所至,金迷纸醉,你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的。
  3. 造句 我们不应羡慕金迷纸醉的腐朽生活。
  4. 造句 他挥霍无度,过着金迷纸醉的生活,耗尽了他的财产.
  5. 造句 请不要再迷恋金迷纸醉的生活了.
  6. 造句 忧伤是妖花雪的不变主旋律,妖花雪再度倾力打造都市情感小说,少了一些恩怨,少了一些金迷纸醉,小说会如梦,把你带到那样一个的世界。
  7. 造句 灯红酒绿花天酒地挥金如土挥霍无度侯服玉食骄奢淫逸结驷连骑金迷纸醉锦衣玉食酒池肉林浅斟低唱裘马轻肥日食万钱食前方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金迷纸醉"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