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īng shì dīng,mǎo shì mǎo
成语解释: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指办事认真
繁体字形:釘是釘,鉚是鉚
英文翻译:A nail is a nail, a rivet is a rivet
钉:[dīng]1.钉子:铁钉。2.紧跟着:在他后面紧钉着。3.督促;催问:钉问。4.同“盯”。[dìng]1.把钉子或楔(xiē)子打进他物;用钉子等把东西固定起来:钉钉(dīng)子。钉窗户。2.一种缝纫方法。用针线将扣子等固定住:钉扣子。
是: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是处。自以为是。实事求是。你说得极是。应当早做准备才是。2.认为正确:是古非今。深是其言。3.表示答应的词:是,我知道。是,我就去。4.姓。5.指示代词。这;这个:如是。由是可知。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日天气晴朗。6.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节约是不浪费的意思。7.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分类的作用:这张桌子是石头的。那瓶墨水是红的。我是来看他的。8.联系两种事物,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他是一片好心。咱们是好汉一言,快马一鞭。院子里是冬天,屋子里是春天。9.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是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是汗。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是去年,今年是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是说,做是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是旧,可是还能用。我去是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12.用在句首,加重语气:是谁告诉你的?。是国防战士,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13.用在名词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是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14.用在名词前面,含有“适合”的意思:他想的很是路。这场雨下的是时候。东西放的都挺是地方。15.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你是吃米饭是吃面?。他不是走了吗?。你是累了不是?⑾(必须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是没去。这本书是好,你可以看看。
钉:[dīng]1.钉子:铁钉。2.紧跟着:在他后面紧钉着。3.督促;催问:钉问。4.同“盯”。[dìng]1.把钉子或楔(xiē)子打进他物;用钉子等把东西固定起来:钉钉(dīng)子。钉窗户。2.一种缝纫方法。用针线将扣子等固定住:钉扣子。
铆:1.铆接。2.指铆接时锤打铆钉。3.把力气集中地使出来:铆劲儿。
是: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是处。自以为是。实事求是。你说得极是。应当早做准备才是。2.认为正确:是古非今。深是其言。3.表示答应的词:是,我知道。是,我就去。4.姓。5.指示代词。这;这个:如是。由是可知。是可忍,孰不可忍?。是日天气晴朗。6.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节约是不浪费的意思。7.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分类的作用:这张桌子是石头的。那瓶墨水是红的。我是来看他的。8.联系两种事物,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他是一片好心。咱们是好汉一言,快马一鞭。院子里是冬天,屋子里是春天。9.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是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是汗。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是去年,今年是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是说,做是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是旧,可是还能用。我去是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12.用在句首,加重语气:是谁告诉你的?。是国防战士,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13.用在名词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是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14.用在名词前面,含有“适合”的意思:他想的很是路。这场雨下的是时候。东西放的都挺是地方。15.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你是吃米饭是吃面?。他不是走了吗?。你是累了不是?⑾(必须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我打听清楚了,他那天是没去。这本书是好,你可以看看。
铆:1.铆接。2.指铆接时锤打铆钉。3.把力气集中地使出来:铆劲儿。
哎呀,说到“钉是钉,铆是铆”这成语,大伙儿肯定听过,但具体咋用呢?说白了,它就是形容做事儿一板一眼,半点不含糊。比如你同事核对报表时,非要把小数点后第三位的数字都查清楚,这时候就能调侃一句:“老张这真是钉是钉铆是铆,连蚊子腿上的肉都不放过!”
等等,这成语和“丁是丁卯是卯”有啥区别啊?嘿,问到点子上了!虽然俩成语都讲“较真”,但“钉铆”更偏向于形容事物本身的明确性,像机器零件必须严丝合缝;而“丁卯”更多用在人情世故里,比如朋友借钱时说“咱俩丁是丁卯是卯,借条必须写清楚”。
要我说啊,现在这世道还真缺不了这股子认真劲儿。上个月我家装修,师傅把瓷砖贴歪了3毫米硬是撬了重铺,当时觉得他死脑筋,现在看着平整的墙面倒觉得值当。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吃火锅时还盯着朋友碗里多捞了片毛肚,那可真是较真过了头。
你品你细品,这成语的精髓就在分寸感。就像我邻居王婶,记账本上连买葱花的五毛钱都记,可碰上社区募捐却几百几百地捐。这种该较真时不含糊,该变通时不计较的智慧,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大智慧啊。
说到底,“钉是钉铆是铆”既是方法论,也是处世哲学。它提醒咱在重要节点上得守住底线,但别活成个钻牛角尖的杠精。就像老话说的,该戴斗笠别打伞——得分清什么时候该较真,什么时候该装傻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