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u shēn jí ào
成语解释:谓探索并极尽深奥的意义、道理。
成语出处:汉·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休少以好学,游心典谟,既综七经,又精群纬,钩深极奥,穷览圣旨。”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学术等
繁体字形:鈎深極奥
英文翻译:Deep and profound
钩:1.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钩子。秤钩儿。火钩子。2.形状像钩子的:蝎的钩子。钩针。3.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4.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钩住树枝爬上去。5.研究,探寻:钩玄。钩沉。钩校(jiào)。6.牵连: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7.同“勾”。8.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钩贴边。9.古代兵器:钩戟。纯钩(剑名)。吴钩(刀名)。10.镰刀。11.古代称圆规。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极:1.顶点;尽头:登峰造极。无所不用其极。2.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极。北极。阴极。阳极。3.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极一时之盛。4.最终的;最高的:极度。极端。极量。5.“极”也可做补语,但前头不能用“得”,后面一般带“了”,如“忙极了”。6.姓。
奥:[ào]1.含义深,不易理解:深奥。奥妙。奥秘。奥旨。2.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深处隐蔽的地方:堂奥。经堂入奥。3.姓。[yù]1.浊。2.古同“燠”,暧。
“钩深极奥”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很常见——比如有人为了弄懂一个复杂问题,翻遍资料、反复思考的样子。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一位历史学家为了还原古代某个仪式的细节,花了三年时间查阅典籍、走访遗址,最终写出了一篇颠覆传统认知的论文。这种“不挖到真相不罢休”的劲头,就是“钩深极奥”的生动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这么冷门的成语?直接说“深入研究”不行吗? 其实成语的魅力在于画面感。“钩深”让人联想到用钩子探入深水寻找宝藏,“极奥”则像在迷宫中摸索出口,这种比喻能让抽象的概念瞬间鲜活起来。比如描述程序员调试代码:“他钩深极奥地排查了上千行程序,终于找到了那个隐藏的漏洞。”是不是比“认真检查”更有画面?
我曾在博物馆见过修复文物的师傅,他们用镊子夹着0.1毫米的金丝修补瓷片裂纹,一坐就是整个下午。这种需要极高专注力的工作,让我突然理解了成语里“钩”字的精妙——既要深入,又要精准,就像用钩子挑开表象,触及本质。
现代人还值得这样较真吗? 在快餐式学习盛行的今天,很多人习惯刷短视频“秒懂”知识。但真正想要掌握硬核技能,比如医学诊断或芯片设计,依然需要“钩深极奥”的态度。有个工程师朋友改造旧空调为节能设备,他拆解了二十多台机器,手绘的电路图铺满整张桌子,最后研发的专利让电费直降40%。这种深度钻研带来的突破,是速成教程永远无法实现的。
下次遇到难题想放弃时,不妨想象自己拿着小钩子,一点一点揭开问题的外壳。或许刚开始会觉得进展缓慢,但当你在某个深夜突然灵光乍现,那种“原来如此”的狂喜,就是对坚持者最好的奖励。知识的深海永远有珍珠,关键看你是否愿意潜得足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