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iě bǎn gē hóu
成语解释:形容豪迈的演唱。
成语出处:清·郑燮《道情》曲之七:“撮几句盲辞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鐵板謌喉
英文翻译:An iron voice
铁:1.金属元素,符号Fe(ferrum)。银白色,质硬,延展性强,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用途很广。2.指刀枪等:手无寸铁。动铁为凶。3.形容坚硬;坚强;牢固:铁拳。铁汉子。铁饭碗。他俩关系很铁。4.形容强暴或精锐:铁蹄。铁骑。5.形容确定不移:铁定。铁的事实。铁案。6.形容表情严肃:他铁着个脸,没有一丝笑容。7.姓。
板:1.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板。钢板。玻璃板。2.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板儿了。3.黑板:板报。板书。4.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板。5.(板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板儿。慢板。走板。参看〖板眼〗。6.呆板:他们都那样活泼,显得我太板了。7.硬得像板子似的:地板了,锄不下去。8.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他板着脸不睬人。9.见〖老板〗。
歌:1.能唱的文辞或歌曲:诗歌。民歌。2.歌唱:载歌载舞。
喉:介于咽和气管之间的部分,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等构成。喉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喉内有声带,又是发音器官。
“铁板歌喉”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常用来形容人唱歌或说话时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就像铁板撞击发出的声响一样。比如:“老张虽然年过六十,但一开口仍是铁板歌喉,整条街都能听见他唱戏的声音。”这种表达既突出了声音的穿透力,又带点幽默的夸张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铁板”来比喻呢?这里其实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过去没有麦克风,想要声音传得远,要么靠天生大嗓门,要么借助金属器具的共鸣。铁板这种厚重材料的震动感,恰好能让人联想到中气十足的嗓音。
举个例子,社区合唱团里那位穿红裙子的王阿姨就是个典型。每次排练她都站在第一排,指挥总笑着说:“您这铁板歌喉一开嗓,后排的人都不用带歌词本了!”这种调侃式的夸奖既点出了她的音量大,又不会让人尴尬。
不过我觉得,现代人用这个成语可以更灵活。比如在职场汇报时,有人说话条理清晰、掷地有声,同事可能会开玩笑:“你这发言简直是铁板歌喉,会议室玻璃都在震!”既保留了原意里的力度感,又延伸到了表达方式的坚定性。
有人担心用生僻成语会显得掉书袋,其实关键在于场景适配。朋友聚餐时形容别人唱歌声音大,用“铁板歌喉”比直接说“你吵到我了”更显风趣。就像上次小李在KTV抢麦,大家笑他:“你这哪是唱歌,分明是铁板刮锅底!”现场气氛反而更热闹了。
语言本就是流动的河水,老成语也能有新玩法。下次听到特别有穿透力的声音时,不妨试试用这个词。就像清晨公园里吊嗓子的大爷,他的声音穿过薄雾唤醒整个街区——这大概就是“铁板歌喉”最生动的现代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