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óng pán zhòng ròu
成语解释:贵重的食器,丰盛的饭菜。引申指特殊恩宠。
成语出处:《北齐书·杨愔传》:“汝辈但如遵彦谨慎,自得竹林别室,铜盘重肉之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銅盤重肉
英文翻译:Copperplate heavy meat
铜:金属元素,符号Cu,原子序数29。紫红色,富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在湿空气中表面生成铜绿。铜可制多种合金(如黄铜、白铜)及电工器材等,也用于电镀。
盘:1.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茶盘。菜盘。托盘。2.形状像盘或有盘的功用的东西:字盘。棋盘。算盘。磨盘。3.回旋,回绕,屈曲:盘旋。盘桓。盘剥(辗转剥削)。盘曲。盘亘。盘郁(曲折幽深)。盘根错节。4.垒,砌:盘灶。盘炕。5.仔细查究:盘问。盘驳。盘察。盘查。盘货。盘算(细心打算)。6.指市场上成交的价格:开盘。收盘。7.转让(工商企业):出盘。招盘。受盘。8.搬运:盘运。9.量词:一盘磨。10.姓。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肉:1.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2.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肉。冬瓜肉厚。3.不脆;不酥:肉瓤儿西瓜。4.性子慢,动作迟缓:肉脾气。那个人太肉,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
“铜盘重肉”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铜盘里堆满肉”,用来形容生活极度奢侈、物质享受过剩的状态。但它在实际使用中到底怎么体现?来看第一个例子:古装剧里,皇帝大摆宴席,桌上摆满山珍海味,主角却皱眉说:“这般铜盘重肉,百姓却食不果腹,实在讽刺!”这里既点出了奢靡的现象,又带出对社会矛盾的思考。
再举个现代的例子:朋友聚会时,有人点了满满一桌菜却几乎没动筷子,旁人打趣道:“你这是要搞‘铜盘重肉’啊?吃不完多浪费。”这时候成语就变成了善意的提醒,既保留了原意,又多了生活化的调侃意味。
自问自答:成语的核心是什么?有人可能会问:“铜盘重肉只能形容物质享受吗?”其实不然。比如某公司年会上铺张浪费,媒体报道时用“铜盘重肉式的庆典”,这里就延伸到了资源分配不当的问题。成语的核心在于“过度”二字——不仅是物质过剩,更暗含了某种失衡的状态。
个人观察:成语的新生命力我注意到,现在年轻人会用这个成语自嘲。比如刚发工资就冲动消费,事后发朋友圈:“本月第三次铜盘重肉,下月真要吃土了。”这种幽默化用法,让古老成语有了时代感。其实适度享受本无错,关键是要把握“重肉”与“铜盘”的比例——盘子再华美,装得过多反而失了美感。
理解这类成语时,不妨结合具体语境多维度思考。就像面对满桌佳肴,有人看到浪费,有人看到情谊,也有人看到商机。语言就像铜盘,承载的内容不同,给人的感受自然千变万化。下次使用时,试着给传统成语加点现代佐料,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