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ǐn yī xiù ǎo
成语解释: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指华丽的衣服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随即差人,将一包袱锦衣绣袄,与卢俊义穿着,八个小喽啰,抬过一乘轿来,扶卢员外上轿便行。”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锦衣绣袄
英文翻译:Brocade jacket
锦:1.丝织物的一种。在三色以上纬丝织成的缎纹地上织出的绚丽多彩、古雅精致的花纹织物。有库锦、蜀锦、宋锦、云锦等。2.形容鲜明华丽的色彩:锦霞。锦鸡。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绣:1.用彩色的线在绸、布上织出花样、图案或文字等:刺绣。绣花。绣被面儿。2.绣好的成品:湘绣。
袄:有里子的中式上衣:夹袄。棉袄。
提到“锦衣绣袄”,很多人会联想到古装剧里的富贵人家。比如《红楼梦》里贾宝玉穿着金线绣花的衣裳参加宴会,这场景活脱脱就是“锦衣绣袄”的写照。但成语背后想说什么?仅仅是形容衣服好看吗?
举个现代例子:小李为了参加同学会,特意买了限量版西装,还搭配了手工刺绣的领带。朋友调侃他:“你这身锦衣绣袄的,是要去走红毯吗?”这里既点出了服装的精致,又暗含“没必要过分显摆”的意思。所以核心问题来了:这个成语是赞美还是批评?
其实要看语境。明朝小说《醒世恒言》中,主人公穿着锦衣绣袄招摇过市,结果被劫匪盯上——这里明显在警示“过分张扬易招祸”。但换个场景,比如非遗刺绣展上,老师傅展示传统绣袄工艺,此时的“锦衣绣袄”就成了文化传承的象征。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对“锦衣绣袄”有了新解读。比如年轻人攒钱买名牌包,可能既是为了满足审美需求,也是社交身份的体现。关键不在穿什么,而在于是否被物质绑架。就像我认识的设计师朋友说的:“衣服是穿给自己的,不是穿给标签看的。”
再思考一个问题:这个成语过时了吗?看街头汉服爱好者的绣花马面裙,看博物馆复原的唐代织锦,这些“现代版锦衣绣袄”恰恰证明,人类对美的追求从未改变,变的只是表现形式。重要的是保持清醒——别让华服成为束缚心灵的枷锁,而让它成为表达自我的画布。
最后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短视频平台上,有人专门拍“百元穿搭挑战”,用平价衣服搭配出高级感。这或许是对“锦衣绣袄”最生动的反讽——真正的好品味,从来不靠布料上的金线银丝堆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