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òu bīng zhú xuě
成语解释: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成语出处:清·刘大櫆《皖江酬唱集》序:“予唱汝和,无往不复,镂冰斸雪,纂组缤纷。”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鏤冰斸雪
英文翻译:Ice and snow
镂:雕刻:雕镂。镂刻。镂花。镂空。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斸:1.大锄:“恶金以铸鉏(锄)、夷、斤、斸,试诸壤土。”2.挖:“其下常斸掘,种绿豆、小豆。”3.砍:“谁将修月斧,斸取一尖来。”
雪:1.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2.颜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耻辱、仇恨、冤枉):雪耻。雪恨。昭雪。洗雪。
“镂冰斸雪”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雕刻冰块、砍削雪花,用来形容努力做一件看似美丽却注定短暂或徒劳的事情。比如有人问:“为什么用冰雕展览作例子?”其实冰雕虽美,但太阳一晒就会融化,正好呼应成语中“努力与结果不成正比”的核心含义。
比如小王花三个月为朋友准备冰雕生日礼物,结果当天温度太高,冰雕还没展示就化了。朋友说:“你这真是镂冰斸雪啊!”这里既认可了小王的用心,也点出了现实条件的限制。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很多——精心策划的露天婚礼遇暴雨、熬夜写的方案被客户推翻,这些算不算现代版“镂冰斸雪”?
有人会困惑:“既然注定失败,为什么还要做?”其实这个成语的深层价值在于过程本身。就像艺术家明知沙画会被风吹散,仍坚持创作一样。我曾为山区孩子设计过一套教学游戏,虽然项目最终因资金问题搁浅,但设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成了我后来创业的基石。
换个场景看,程序员用半年优化一款即将下架的老软件,看起来像“无用功”,但过程中掌握的代码逻辑让他在新项目里大放异彩。这让我想到:有些努力像种竹子——前三年只能长几厘米,第四年却会暴长15米。所谓“徒劳”,可能只是还没等到破土而出的时刻。
下次遇到看似白费力气的事,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不是在否定努力,而是提醒我们:既要接纳客观规律,也要珍惜过程中的成长。就像古人凿冰取火虽不现实,但那种探索精神,不正是推动文明进步的火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