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ē shí qū sú
成语解释: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成语出处: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迎合世俗和时尚
繁体字形:阿時趨俗
英文翻译:A fashion is popular
阿:[ā]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阿大。阿宝。阿唐。2.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阿婆。阿爹。阿哥。[ē]1.迎合;偏袒:阿附。阿谀。刚直不阿。阿其所好。2.大的丘陵:崇阿。3.弯曲的地方:山阿。4.指山东东阿:阿胶。5.姓。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趋:[qū]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3.鹅或蛇伸头咬人。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cù]古同“促”,催促;急速。
俗: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哎呦,说到“阿时趋俗”这个成语,大伙儿可能有点陌生吧?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人为了迎合当下的潮流或风俗,刻意改变自己的行为。比如现在短视频平台火得一塌糊涂,有人明明不爱跳舞,却硬要学那些热门动作拍视频——这不就是典型的阿时趋俗吗?
等等,这算不算“跟风”啊?其实两者有点像,但阿时趋俗更强调主动调整自己来适应环境。就像打工人为了升职加薪,不得不学着用00后的网络用语和领导沟通,虽然心里可能嘀咕着“这也太尬了吧”,但身体还是很诚实地敲键盘发起了“绝绝子”的表情包。
那问题来了:阿时趋俗一定是坏事吗?嘿,这可得看情况。比如疫情期间大家都戴口罩,这时候要是有人非要不戴还嚷嚷“我要做自己”,那就不叫坚持个性,而是缺乏社会责任感了。所以说啊,适度的阿时趋俗其实是种生存智慧,关键得把握好“迎合”和“底线”的平衡点。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连菜市场大妈都开始直播带货了?要我说这就是阿时趋俗的积极面。人家虽然不懂什么互联网思维,但愿意跟着时代趋势转型,既保住了生意又解锁了新技能。这种“顺势而为”的灵活劲儿,可比那些守着老摊子抱怨“现在年轻人都不来买菜”的强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为了迎合别人完全丢掉自己的特色,那可就得不偿失啦。就像那些网红餐厅,装修风格全照搬ins风,菜单清一色是“脏脏包”“云朵咖啡”,结果开业三个月就倒闭——这种盲目跟风的阿时趋俗,简直是把顾客当金鱼记忆嘛!
最后插句个人观点:其实咱们每天都在做微小的阿时趋俗选择。比如开会时把“我认为”改成“咱们团队觉得”,或者过年回家主动跟亲戚聊养生话题。只要不违背本心,这些小小的调整就像给生活加了润滑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