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ù yán qū rè
成语解释:比喻趋附时贵权势。
成语出处:明·王錂《春芜忘·宴赏》:“下官楚大夫登徒履便是,附炎趋热,色厉内茬。”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势利
繁体字形:坿炎趨熱
英文翻译:Phlogistic fever
附:1.外加的;附带的:附录。附设。2.依靠:依附。附随。3.靠近;贴近:附近。附耳交谈。
炎:1.极热(指天气):炎热。炎夏。2.炎症:发炎。肠胃炎。3.比喻权势:趋炎附势。4.(Yán)指炎帝:炎黄子孙。
趋:[qū]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3.鹅或蛇伸头咬人。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cù]古同“促”,催促;急速。
热:1.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量。物质燃烧都能产生热。2.温度高;感觉温度高(跟“冷”相对):热水。趁热打铁。三伏天很热。3.使热;加热(多指食物):热一热饭。把菜汤热一下。4.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热。退热。5.情意深厚:亲热。热爱。热心肠儿。6.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热。热衷。7.受很多人欢迎的:热货。热门儿。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很热。8.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后,表示形成的某种热潮:足球热。旅游热。自学热。9.放射性强:热原子。10.姓。
“附炎趋热”这个词,乍一听像在描述天气,实际却暗含人情冷暖。举个例子:公司部门里的小张原本和同事打成一片,但自从新总监上任后,他忽然每天帮总监买咖啡、送文件,对普通同事却爱搭不理。这种现象就像春笋遇到暖阳,总有人急着往“热源”处钻。
为什么人们会做出附炎趋热的行为?有个历史故事或许能说明问题。明朝官员严嵩得势时,家门口常排着送礼的马车;等他失势被贬,那些马车就像蒸发了一样。趋利避害是人性本能,就像冬天靠近火堆取暖,只是有人把“火堆”换成了权势人物。
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在家族聚会里也常见。老王家的二叔做生意发了财,逢年过节亲戚们拎着礼物上门拜访的阵仗,比给长辈拜寿还热闹。这让人不禁思考:附炎趋热到底是生存智慧还是品格缺陷?其实就像炒菜用火候,适度的人际交往本无过错,但若眼里只剩“热度”而失了真诚,终究会像纸包不住火。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的信息透明化正在改变这种现象。十年前可能靠依附领导就能平步青云,如今更多企业看重实际能力。就像手机散热系统,过热的位置反而会被重点监控。但完全否定人际温度也不现实——毕竟谁不愿意和正能量的人相处?关键在于是真心欣赏对方,还是只盯着对方手里的资源。
观察菜市场的商贩也能得到启发。卖时令蔬菜的摊位总是挤满人,但那些坚持卖小众食材的摊主,反而培养出忠实顾客。或许人生如同经营摊位,与其盲目追逐“热门”,不如找到属于自己的“独家味道”。当自身成为发光体时,附炎趋热的故事自然就换了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