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ù shān zhú huì
成语解释:膻:羊臊气;秽:污秽,肮脏。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成语出处:《明史·董传策传》:“干进无耻之徒,附膻逐秽,麕集其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坿羶逐穢
英文翻译:To banish the filth with the smell of mutton
附:1.外加的;附带的:附录。附设。2.依靠:依附。附随。3.靠近;贴近:附近。附耳交谈。
膻:[shān]像羊肉的气味:膻气。膻味。腥膻。[dàn]1.袒露。2.胸中:膻中(a.中医指胸腔中央,心包所在处;b.针灸穴位名,位于前胸部正中)。
逐:1.追赶:追逐。逐鹿。随波逐流。2.驱逐:逐客令。逐出门外。3.挨着(次序):逐年。逐字逐句。逐条说明。4.姓。
秽:1.肮脏:秽土。污秽。2.丑恶:秽行。秽事。3.田中多草:芜秽。
小明刚入职时总跟着同事点外卖奶茶,直到体检发现血脂超标才惊觉:"我这算不算'附膻逐秽'?明明知道油炸食品不健康,怎么还跟着大家天天吃?"
这个成语就像面照妖镜,照出我们常有的矛盾状态——明知某些事情有害,却因从众心理难以自拔。就像明知熬夜伤身,看到室友都在通宵打游戏,自己也不由自主加入;清楚超前消费有风险,可同事都在晒新款手机,咬咬牙也跟着分期付款。
为什么我们会"逐秽"?其实就像闻到烧烤摊的香气会流口水,人性本能会被短期诱惑吸引。职场新人跟着老员工摸鱼,学生模仿同学抄作业,本质上都是害怕被群体孤立的自我保护机制在作祟。
上周遇到个有意思的案例:菜市场卖豆腐的王阿姨,原本老老实实用黄豆制作。见隔壁摊位用添加剂让豆腐更白更嫩,销量翻倍,她也动过歪心思。但最终选择挂出"传统手工制作"招牌,结果吸引来注重健康的顾客,生意反而更好。
这让我想到:对抗"附膻逐秽"最有效的解药,其实是建立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就像吃火锅时,有人盯着红油锅大快朵颐,也有人坚持选择养生菌汤锅。关键不在于汤底颜色,而在于清楚自己肠胃的承受能力。
下次面对群体选择时,不妨做个"暂停动作":掏出手机不是马上扫码加入,而是给自己三秒钟灵魂拷问——这真是我需要的?还是被环境推着走?你会发现,真正的自由选择,往往诞生于这种清醒的间隙。
生活不是单行道,跟着羊群走固然安全,但偶尔偏离既定路线,或许能邂逅意想不到的风景。就像那个坚持卖传统豆腐的阿姨,她的成功不是来自盲从,而是源于对初心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