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ng zūn yū guì
成语解释:纡:弯曲、屈抑。降抑尊贵的地位;谦以自处。
成语出处:清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乃实由纡尊降贵,自放弃其贵族之特权,以结欢于处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降尊紆貴
英文翻译:condescend
降:[jiàng]1.落下(跟“升”相对):降落。降雨。温度降下来了。2.使落下;降低(跟“升”相对):降价。降级。3.姓。[xiáng]1.投降:诱降。降顺。降将。宁死不降。2.降伏;使驯服:降龙伏虎。一物降一物。
尊:1.地位或辈分高:尊长。尊卑。尊亲。2.敬重;尊崇:尊敬。自尊。尊师重教。3.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尊府。尊驾。尊姓大名。4.a)用于神佛塑像:一尊佛像。b)用于炮:五十尊大炮。5.同“樽”。
纡:1.弯曲;曲折:萦纡。2.系;结:纡金佩紫(指地位显贵)。
贵:1.价格高;价值大(跟“贱”相对):绸缎比棉布贵。春雨贵如油。2.评价高;值得珍视或重视:宝贵。可贵。3.以某种情况为可贵:人贵有自知之明。锻炼身体,贵在坚持。4.地位优越(跟“贱”相对):贵族。贵妇人。达官贵人。5.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姓。贵国。高抬贵手。6.姓。
“降尊纡贵”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降低尊贵身份,屈就平凡之事”。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生活中其实处处能用上。比如公司老板亲自帮新员工调试电脑,或是大学教授蹲在路边和学生讨论课题,这种主动放下架子的行为,不就是“降尊纡贵”的鲜活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其实关键在于行为背后的态度。当一位知名作家在读者见面会上耐心倾听中学生稚嫩的写作困惑,他并非真的失去身份,反而是用谦逊拉近了与人的距离。这种反差感,恰恰是成语的精妙所在。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里退休的医院院长主动当起义务健康顾问,每天傍晚在健身器材区给邻居们量血压。邻居们常说:“张院长这是降尊纡贵来关照我们。”但张院长自己觉得:“哪有什么贵不贵的?能给街坊们帮上忙,比什么都实在。”你看,真正的“降尊纡贵”往往源于内心的平等意识。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有了新解读。年轻同事发现,越是身居高位的领导,开会时越喜欢说“咱们一起头脑风暴”。这种刻意弱化层级感的表达,何尝不是种聪明的“降尊纡贵”?毕竟在创意领域,扁平化沟通确实能激发更多可能性。
个人觉得,与其说这是个关于身份转换的成语,不如看作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就像朋友间AA制聚餐,挣得多的人悄悄把零头补上却不声张;或是技术大牛用小白都能听懂的话讲解专业知识。这些日常细节里,藏着比成语本身更动人的智慧——主动缩小距离感,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连接。
下次遇到类似场景时,不妨留心观察。那个在家长会上认真记录其他妈妈育儿经的企业家,那个手把手教奶奶用智能手机的中学生,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或许就是懂得:真正的尊贵,从不畏惧暂时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