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g
  • y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àng yán qū tǐ

成语解释:犹言卑躬屈膝。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府县·邑令轻重》:“三年奏最,上台即以两衙门待之,降颜屈体,反祈他日之陶铸;而二甲之为主事者,积资待次,不过两司郡守。”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降顔屈軆

英文翻译:Subdue the face and bend the body

降颜屈体的意思

降:[jiàng]1.落下(跟“升”相对):降落。降雨。温度降下来了。2.使落下;降低(跟“升”相对):降价。降级。3.姓。[xiáng]1.投降:诱降。降顺。降将。宁死不降。2.降伏;使驯服:降龙伏虎。一物降一物。

颜:1.面容,脸色,脸面:容颜。开颜。颜面。颜色。笑逐颜开。鹤发童颜。2.色彩:颜料。五颜六色。3.姓。

屈:1.弯曲;使弯曲:屈指。屈膝。猫屈着后腿,竖着尾巴。2.屈服;使屈服:宁死不屈。威武不能屈。3.理亏:屈心。理屈词穷。4.委屈;冤枉:受屈。叫屈。你可屈死我了。5.姓。

体:[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成语评论

降颜屈体”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其实描绘了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状态:为了某种目的,暂时放下姿态或收敛锋芒。比如新人入职时,面对资深同事的批评,可能会选择虚心接受而不是争辩——这就是一种“降颜屈体”的智慧。

为什么有人会主动放低姿态? 有个朋友曾分享过他的经历:创业初期为了争取客户,连续三个月每天早起帮对方买咖啡。他说:“这不是卑微,而是让对方看到诚意。”这种策略性的“示弱”,往往能打开意想不到的机会窗口。

历史故事里也藏着典型案例。战国时期的蔺相如面对廉颇挑衅时选择回避,旁人以为他胆小,实则避免了将相内斗的危机。这种“以退为进”的智慧,不正是成语的精髓所在吗?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我见过实习生为了讨好上司,连专业意见都不敢坚持,结果方案漏洞百出。这时候的“降颜屈体”就成了自我消耗。所以关键在于分辨何时该坚持,何时该柔韧——就像竹子遇风会弯,但根基始终稳固。

现代职场中,这种智慧有了新注解。有位设计师朋友告诉我,当甲方提出奇葩需求时,她会先认真倾听,再引导对方理解专业逻辑。这种“先俯身再起身”的沟通方式,往往比直接对抗更有效。

生活就像跳交际舞,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踏准节奏。但记住:真正的低头是为了更好地昂首。那些懂得在适当时候收敛锋芒的人,往往能在关键时刻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降颜屈体"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