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í
  • zhú
  • ch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uí bō zhú chén

成语解释:犹言随波逐流。

成语出处:明·高明《玉簪记·诳告》:“他是冰清玉润,怎便肯随波逐尘。”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没个性

繁体字形:随波逐塵

英文翻译:swim

随波逐尘的意思

随:1.跟着:随从。随员。随葬。随即(立刻)。随行(xíng)。随身。随喜。随波逐流。随行(hāng)就市。2.顺从,任凭:随意。随口。随宜。随和。随俗。随笔。随遇而安。3.顺便,就着:随带。随手关门。4.像:他长得随他父亲。5.姓。

波:1.波浪:波纹。随波逐流。2.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波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前进。最常见的有机械波和电磁波。通常也可分为横波和纵波。3.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姓。

逐:1.追赶:追逐。逐鹿。随波逐流。2.驱逐:逐客令。逐出门外。3.挨着(次序):逐年。逐字逐句。逐条说明。4.姓。

尘:1.飞扬的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尘埃。2.佛教道教指现实世界:红尘。尘凡。3.行迹;踪迹:步人后尘。

成语评论

随波逐尘”这个词,乍一听有点陌生,对吧?其实它和“随波逐流”有点像,但更有种被环境裹挟着、被动卷入的感觉。比如老张最近总抱怨:“办公室人人都在摸鱼,我原本想好好干活,结果不知不觉也跟着随波逐尘了。”这句话里藏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我们容易跟着环境走?

这里的关键词是“不知不觉”。就像在湍急的河流里,一片叶子很难逆流而上。职场中,当周围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时,坚持自我反而需要消耗更多心力。但问题来了:随波逐尘一定是坏事吗? 不一定。比如新手设计师小王说:“刚入行时总想搞创新,后来跟着前辈们随波逐尘学基础,反而少走了弯路。”这说明在某些场景里,跟随大流能降低试错成本。

不过有个现象挺有意思。菜市场李大妈聊天时说:“现在年轻人总爱说躺平,要我说啊,偶尔随波逐尘没关系,可别把船桨都扔了。”这句话点破个真相:被动适应和主动选择有本质区别。就像冲浪高手,他们看似随波逐浪,实则时刻掌控着平衡。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容易陷入“假性随波逐尘”。比如刷短视频时,明明想查资料,结果两小时后还在看萌宠合集。这种无意识的跟随,就像被电子浪潮卷走的沙粒。但换个角度看,如果能像海藻那样——既顺着水流飘动,又能从水中吸收养分,或许才是生存智慧。

最近朋友阿琳的故事让我有了新思考。她原本是996的忠实执行者,后来发现效率低下,便开始尝试“选择性随波逐尘”——重要项目全力以赴,无关紧要的杂务就按公司常规处理。这种策略让她既保住了工作,又腾出时间学新技能。你看,水流的方向不一定是错的,关键看我们如何在漂浮中保持方向感。

说到底,环境就像空气,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它存在。与其纠结要不要随波逐尘,不如多问问自己:此刻的跟随是策略还是逃避?是蓄力还是妥协?就像风筝能飞得高,既因为顺着风势,也离不开那根牢牢攥在手里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