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uí yù ér ān
成语解释:随:顺从;遇:遭遇;安:安然自得。顺从环境的变化而安然自得;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感到满足。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随遇而安
英文翻译:reconcile oneself to one's situation
随:1.跟着:随从。随员。随葬。随即(立刻)。随行(xíng)。随身。随喜。随波逐流。随行(hāng)就市。2.顺从,任凭:随意。随口。随宜。随和。随俗。随笔。随遇而安。3.顺便,就着:随带。随手关门。4.像:他长得随他父亲。5.姓。
遇:1.相逢;遭遇:相遇。遇雨。遇险。不期而遇。2.对待;款待:待遇。优遇。冷遇。3.机会:机遇。际遇。4.姓。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随遇而安”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佛系,但它真的是躺平摆烂吗?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张原本计划周末去爬山,结果突然下暴雨,他立马改去图书馆看书,还乐呵呵地说“正好补补落下的学习进度”。你看,这不是放弃目标,而是灵活应对变化——接受现实,同时主动找到新方向。
有人可能会问:随遇而安是不是意味着丧失斗志?其实完全相反。比如创业者老李,产品因政策调整被迫转型,他没有抱怨市场环境,反而带着团队通宵研究新方向,三个月后推出的新功能反而更受欢迎。这种在变化中抓住机遇的能力,才是随遇而安的精髓。
我自己有次在异国迷路,手机没信号,干脆走进街角咖啡馆和当地人聊天,意外发现了特色手工艺品市场。这件事让我明白:真正的随遇而安需要两种勇气——接纳意外的坦然,和相信“另一条路也有风景”的乐观。它不是被动等待,而是像冲浪者那样,顺着浪的起伏调整姿势。
或许有人质疑:如果事事都随遇而安,会不会错过重要机会?其实这个成语更像人生导航的“智能模式”。就像程序员面对系统崩溃,优秀的工程师不会强行重启,而是先读取错误日志——接受突发状况的存在,才能找到更优化的解决方案。关键区别在于:你是被环境拖着走,还是借环境的力量往前走?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把“躺平”和“随遇而安”混为一谈,这其实是个误解。前者是关掉人生进度条,后者则是切换游戏视角。就像玩开放世界游戏,遇到悬崖就找藤蔓攀爬,碰到河流就造船渡水——环境永远在变,但玩家的探索从未停止。